佛山水业集团重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和鉴定
由佛山水业集团、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共同承担的佛山市产学研课题――“北江流域原水水质预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智能化决策体系”,日前通过佛山市产学研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和佛山市科技成果鉴定。这是佛山水业集团今年以来第3个通过验收和鉴定的科研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和供水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北江上游地区工业迅猛发展,偷排和直排时有发生,造成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断增加,突发污染事件频发,影响佛山市北江沿线31间大小水厂(总供水规模约452万立方米/日)的供水安全。
如何快速发现水源突发污染,如何预测污染对沿线水厂和居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 实现快速反应、在线监测、实时监测,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在2007年至2010年间,佛山水业集团与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合作,开展“北江流域原水水质预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智能化决策体系”项目的研究。
该项目从源水、制水、输配水整个流程研究探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理手段、安全输配水技术,可以说是一套“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流程供水安全保障技术。
围绕建立北江流域原水水质预警体系;探求水厂应对多种突发污染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智能化决策体系3大目标,项目研究团队开展了对12个技术分支的研究。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针对北江流域原水水质的特点,结合饮用水水源水质的要求,以流域重点供水单位为核心,建立监测信息平台和在线监测系统,在广东省水协网站构建了面向流域的原水水质监测与预警网,研究了突发污染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紫外消毒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超滤膜处理中试研究、高锰酸钾复合盐投加试验、臭氧活性碳投加研究……
验收和成果鉴定会由佛山市科技局主持召开,来自不同领域的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所作的项目总结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认为该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可在出现突发性水污染时,节省反应时间,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北江流域沿线居民的用水安全,增强供水管网安全性,减少漏水、爆管、水质事故的发生,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专家组一致同意“北江流域原水水质预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智能化决策体系”通过验收和成果鉴定。
佛山水业集团代表在发言时表示,由佛山水业集团牵头的北江流域原水水质预警体系筹建工作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对北江流域各水司的生产和水质预警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希望这项造福人民的工作能得到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北江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和各成员水司的支持。目前项目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继续推进,只有由政府主导、持续投入资金,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