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国家水专项东莞中试基地揭牌

作者:冯振东、罗志彬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11-10-21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9月28日,国家水专项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中试研究基地在第六水厂正式揭牌。东莞市水务局局长张国平,清华大学张晓健教授,东江水务董事长罗沛强,东莞供水企业同行共7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仪式上,罗沛强董事长表示,中试研究基地研究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东江水务将在基地进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为水质研究和应用新型供水水处理工艺的突破口,使之成为解决水质“疑难杂症”的供水战略平台。

  张国平局长希望东江水务依托中试研究基地能承担起科研的带头羊、领航雁的重任,集结带动全市供水的科研力量,主动面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贴近群众,服务生产,在困境中探索出路,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带动全市供水水质科研的新发展。

  水专项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为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项目,总经费达300多亿元。

  东莞中试基地是国家水专项饮用水主题珠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造价为800多万元,其中国拨经费500多万元,其余由东江水务投资。中试基地秉承了“多功能、模块式、全流程、一体化”的设计理念,集各种前沿的水处理工艺为一体,为全国特别是珠江下游地区季节性高有机物、氨氮、异味、重金属等水质问题,提供工艺改造的解决方案,并为我国城市供水应急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中试基地占地面积约800m2,设计处理水量为4×5m³/h,相当于4座小型供水厂,集成了给水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膜技术深度处理和多功能滤池过滤等工艺单元。它可模拟不同水质的原水进入厂区后的整个流程,集化学预处理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于一体,通过管道之间连接、阀门切换以及设备调节自由组合,可满足针对复杂原水水质灵活度高的给水处理工艺的中试研究需要。

  研究基地配备多种现代化的水质在线监测仪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技术先进、设备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的给水处理中试研究基地。

  据了解,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参与的3个课题:季节性污染原水预处理和常规处理工艺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自来水厂应急净化处理技术和工艺体系研究与示范;南方湿热地区深度处理工艺关键技术与系统化集成,预计今年年底结题。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

索引号:A-4333 作者:冯振东、罗志彬
分享到:
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