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水质工作会议在中山小榄召开
省住建厅城建处郭壮狮处长(左四)、省水协李裕桂秘书长(左五)分别在大会上作工作指示
2011年12月15日-16日,“2011年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水质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小榄召开。会议由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主办,省水协技术咨询部、佛山水业集团和中山小榄水务承办。省水协技术咨询部主任、佛山水业集团副总经理苏锡波主持会议,省住建厅城建处郭壮狮处长、省水协李裕桂秘书长、中山市城建局领导、中山小榄镇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来自全省90多个单位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推进水质稳定达标”为主题,安排了大会场主题交流与分会场专题交流。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112家水厂通过审查成为达标水厂,还有大部分水厂不具备达标条件或尚未申报。而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将于明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同时水源污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供水企业面临着双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本次水质工作会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就明年如何贯彻落实“新国标”,李裕桂秘书长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介绍了今年全省城市供水专项检查的情况,指出珠三角地区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投入大,效果明显,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水质检测能力基本达到了国家要求;全省供水应急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城市供水安全监管基本到位。李裕桂秘书长同时指出,城市供水安全仍然存在隐患,与全面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存在差距,表现在:粤东西北地级市和全省大部分县级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较低;水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部分水厂管理水平偏低,设备落后,主管部门供水督察和监测经费缺乏;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等。他指出,要增强紧迫感,狠抓工作落实,做好六方面的工作,努力推进全省城市供水工作上新台阶:一是要迅速,抓好整改工作;二是希望严格贯彻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断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三是要加大城市建设维护费对供水工程的投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运行;四是要理顺市县二级供水管理关系,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督察制度;五是要规范水厂日常管理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六是要加快建设备用水源,提高供水应急保障能力。
紧接着,省住建厅城建处郭壮狮处长针对水质达标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强调: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从今年申报达标水厂的情况来看,申报面还不够广,珠三角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9个地级市符合现在城市现状,东西北城市检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以符合新国标要求。 第二,要积极主动和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管网改造与建设。 第三,四大流域预警系统建设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流域预警功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联动机制、信息通报和在线监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工作中,省厅也将呼吁政府,争取省财政资金的扶持资助。第四,完善水价机制。 第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包括备用水源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并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
在会议技术交流环节,广州水司、深圳水务、中山小榄水司、东莞塘厦水司以及东江水务5个供水企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水质提升达标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海南立昇、中澳澳凯和美国爱德士3个厂商代表介绍了当前最新的水处理工艺和水质检测技术。他们的发言针对性强,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对县镇水司的技术改造和水质提升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会代表参观小榄自来水厂
最后,省水协技术咨询部主任苏锡波作了总结发言。首先,他简要通报了今年中国水协 “城镇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暨推进新国标实施会议”和“一届五次理事会会议”精神。然后,针对水质提升达标工作,他围绕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和消毒、净水工艺技术提升与设施改造、流域原水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和供水应急体系建设、管网水二次供水水质管理和供水科学调度、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及技术培训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要实现水质全面稳定达标,需要加强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控及各环节精细化管理;需要从源头排查到龙头,需要不断完善水质检测能力,水质监测和应急体系的建设;需要勇于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性地破解生产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折不扣的水质达标。苏总的总结性发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12月16日上午,会议安排了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和消毒,净水工艺技术提升改造,流域原水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和供水应急体系建设,管网水、二次供水水质管理和供水科学调度,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及技术培训5个分会场进行交流,每个分会场都坐满了水司和厂商代表,会场气氛浓厚,各与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专题会议结束后,各参会代表参观了小榄自来水厂和小榄水质监测站。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了所有议程安排,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者单位: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