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家庭探访广州三大水源
2012年2月18日,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饮水思源”,经过随即抽选,来自广州各区的12个家庭,正式踏上了活动旅程。这12个家庭最少的有三个成员,最多的有五个,他们兵分三路,分别参观了广州市东部、南部、西部的三大水源地、水厂以及水质检测机构。
“东江水和西江水一样甜”
“大家都说广州三分之二的人喝上了西江水,那我们这边喝的又是什么水呢?水味很清甜,难道我也喝上了西江水?”家住黄埔的陈阿姨,像许多生活、工作在广州东部地区的市民一样,一直想对自己喝的水从哪里来问个究竟。当在水厂开放日活动中了解相关情况后,陈阿姨高兴地说:“原来东江水和西江水一样甜!”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在东江取水的工程在2000年建成投产,当时,在东江刘屋洲岛上建成新塘、西洲两间水厂合用的取水泵站,日取水能力达到130万立方米,标志着广州市中心城区供水迈出了长距离引优质原水的第一步。东部水厂的自来水水源取自东江北干流,水质优良,上游始于江西省寻邬县的寻邬水,途经东莞、增城等城市。十年来,随着沿途经济社会的发展,东江水源的个别指标偶然有上升。为全面提升水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从2006年开始筹备,投资5.07亿元对新塘、西洲两间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建设生物预处理等新型生产工艺系统。其中,新塘水厂的曝气滤池和生物预处理系统是全国给水行业中规模最大的。
“据统计数据分析,东部水厂自2010年底开始运行生物预处理系统后,2011年上半年的东部水厂出厂的自来水各类水质指标也明显改善,全面达到了国家新颁布的106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广州监测站站长董玉莲博士向记者介绍。
建设生物预处理系统工程庞大,包括新建负责给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的给水曝气滤池、反冲洗泵房,还有配套的鼓风机房、配电房等,施工工程量无异于新建一个水厂;尤其是新塘水厂,由于场地有限,只得在厂区内炸山掘地建设新的工艺系统。
新塘水厂的生物滤池,是在拆除水厂一部分生产建筑物的场地上建成的。建设期间,材料设备已腾不出空间存放,仅阀门、水泵、管件等各类物资就超过50个品种之多。材料物资“不就手”影响了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经过现场多次的探讨和论证,大胆运用四台60米高的塔式吊机联动作业的方式,在空间中筑起运输通道,把材料设备吊起后水平运转至施工场地,解决了材料供应和施工进度间的矛盾。就这样,这个运行规模排全国前列的生物预处理工程克服了各种困难建成。
北江水,滋养南部千万家
早上9点,四个家庭从广州市区出发,经过近一小时的车程,才到位于佛山顺德北滘西海取水泵站。一个5岁多的小女孩拉着爸爸的手惊讶地说:“我们家的水原来从这么远的地方来的呀。”
据悉,南洲水厂投产前,广州南部没有大型水厂,海珠区用水基本上依靠过江管“北水南调”,供水距离长、水压低,供水水量不足,对广州“南拓”发展战略造成的瓶颈式障碍,南部供水工程受命上马,北江顺德水道两岸的污染较少,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优质的北江水,在西海取水泵站通过两条26.9公里的直径2.2米的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南洲水厂进行处理。南部供水工程的顺利建成,被国内新闻媒体广泛称为“开启了广州供水现代化的大门”。
南洲水厂是国内最大的采用国内最先进、国际流行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的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00万立方米。该厂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深度处理工艺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水处理。制氧、臭氧发生等设备都是从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是世界上先进的成熟产品。原水在采用了全自动化运行的臭氧处理后,有效去除了无机物和氧化天然有机物,再通过活性碳滤池过滤,口感变得更好了。国内给水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在观摩后也曾盛赞“这个水在国内其他地方的水厂也少见到”。
优质的北江原水,在南洲水厂完成“大变身”,成为优质的自来水,24小时源源不断地输向千家万户。
西江水,为幸福广州喝彩
“以前都是在报纸或者电视上看到,说是西江水多么好,现在终于亲眼看到了。”参加活动的一位女士说。
刚到佛山三水境内的西江取水口,一片广阔清澈的西江水映入眼帘。看到清澈碧绿的西江水,参观的家庭中间不时发出感叹:“水好清啊。”不过,由于储水的池子是露天的,有市民担心:“要是下雨怎么办,雨水混进去之后,水还能干净吗?”工作人员笑着回答,不会有影响的,复杂精细的净水工序会把水净化好。大家不用担心。
余先生参观后也感触地说:“真没想到从源水到自来水的过程是这么复杂,西江引水真的是一个庞大工程啊。”
2010年亚运会前,随着西江水奔流入穗,广州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实现100%达标的最后一大难关被攻克,出厂水水质提前20个月全面率先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指标得到全面改善。西江原水置换后在自来水二次供水服务中收到用户投诉降低了约49%,特别是关于“红虫”的投诉基本没有了。来自越秀区的梁女士说道:“前几年的自来水总是有一些‘消毒水’的味道,但是这两年水质确实好了很多,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参观了水源地,看到了清澈干净的源水,使用自来水就更加放心了。”
喝上西江水,老城区的市民又安心地回到了过去煲自来水喝的饮水生活方式,据广州大洋网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74%的广州市民都以自来水为日常生活饮用水;用上西江水后,不仅口感改善,就连洗脸的毛巾也不再像过去容易变得粘湿破烂,更干净耐用了;优质的水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很多是奇妙的,中医理论认为,矿物质和无机盐有祛火的作用,西江水来到广州后,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就发现,上火的感觉少了、脸色发黄的人少了,优质水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真正幸福的新生活。
西江引水还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广州市置换西江原水后,部分饮料、制药等需水加工行业对生产用水的处理成本大幅降低,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三江并举形成优质水源新格局
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已形成东江、北江、西江三大优质水源鼎立的格局,大大提高了供水安全性。这一格局目前在国内其它城市都尚无条件复制。难怪参观的市民参观之后感触良多,纷纷写下自己的感言:“真没想到从源水到家里的自来水,过程是这么的复杂,看来以后要更加注意节约用水。”“今天才真正认识到,身为广州人,喝到优质水,感觉真幸福!”
(作者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