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务供水水质有保障,市民可放心饮用
日前,一则“北京一对夫妇已20年不喝自来水”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令不少市民对东莞市自来水水质状况高度关心。根据东江水务水质监测站、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东莞市水务监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东江水务的自来水水质达到新实施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下称“新国标”)106项指标要求。
东江水务水质监测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频次对出厂水和管网水以及水处理剂进行检测。从2008年至2012年,出厂水及管网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分别为:99.1%、99.3%、99.8%、99.5%和99.7%,远高于新国标要求的95%。
除了公司的水质自检外,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东莞市水质监测中心均每月定期对东江水务各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抽样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新国标”的要求。
东江水务供水的浊度、总硬度、硝酸盐以及消毒副产物完全符合新国标要求
社会关注北京市自来水的浊度、总硬度、硝酸盐以及消毒副产物指标是否达标,那么东江水务的自来水中这几个项目情况又如何呢?根据检测结果统计,东江水务出厂水的浊度、总硬度、硝酸盐以及消毒副产物均远低于“新国标”限值。
1、浊度
“新国标”规定生活饮用水浊度为1NTU,而出厂水浊度内控值为0.5NTU 。根据2012年监测数据,东江水务下属5间水厂出厂水的浊度约为0.14NTU,远低于“新国标”限值。
2、总硬度
水总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总量。“新国标”规定自来水总硬度不超过450毫克/升。东江水务的水源水取自于东江,东江水总硬度低于70毫克/升,通常在40~60毫克/升之间波动,远低于“新国标”限值。
3、硝酸盐
“新国标”要求硝酸盐小于10毫克/升。根据2012年监测数据,东江水务下属5间水厂出厂水的硝酸盐约为2.16毫克/升,最高值为3.13毫克/升,远低于“新国标”限值。
4、消毒副产物
所谓消毒副产物是指水厂在加氯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一系列氯化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三溴甲烷等。新国标对消毒副产物也有严格控制,以三氯甲烷为例,“新国标”限值为0.060毫克/升。根据监测数据,东江水务下属5间水厂2012年度出厂水的三氯甲烷约为0.012毫克/升,最高值为0.033毫克/升,消毒副产物含量远远低于“新国标”限值。
东江水务重点监控水源水质
东江水务下属各水厂水源水取自东江,从以往的监测结果来看,除受雨季内河排涝影响外,基本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东江水务非常重视水源水质监控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手段,从源头开始监控水质情况。
(1)加强水源巡查和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水源巡查管理制度》,在国家规定的防护地带内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水域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包括日检、周检并进行登记)。
(2)在各水厂取水口以及岸边周围共设有围油栏1140米及围网1228米。
(3)取水点上下游设置了“水源保护区”和东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水源卫生防护告示》的告示牌,取水构筑物上设有明显的标示用语:“水厂取水点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停泊、打捞、游泳等一切污染水源的活动。”
(4)各水厂取水头部设置摄像监控系统,取水泵房门口设有保安亭,实行保安员24小时值班监控;取水泵房生产岗位员工24小时值班,对取水头以及取水泵房的情况进行巡查以及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
(5)设立在线检测仪对水源水中pH、浊度、溶解氧、电导率、氨氮等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同时设置了原水生物预警装置,时刻监控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
(6)做好各厂应急物资的储备,如高锰酸钾、石灰、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等,确保水源水质受到污染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7)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和东江沿线供水企业的信息互通,从源头上监控水源水质。
东江水务从源头到龙头水全过程、由水质到水处理剂全方位严密监控
为了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东江水务建立了全过程的水质监控体系,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到用户龙头水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并实施最严格的三级水质监测保障机制,确保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第一级是水厂岗位化验,生产岗位人员每小时对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水质进行检验,在生产关键环节安装在线水质监测仪表,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控;第二级是厂部化验,水厂化验室的检测人员每天对水源水和出厂水进行常规项目检测,同时对每批次的水处理剂进行常规项目检测;第三级是由东江水务水质监测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频次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以及水处理剂进行检测。
东江水务检测能力达国内先进水平
2008年11月,东江水务监测站已通过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扩项评审,成为东莞市供水行业第一家通过新国标106项全部项目计量认证的监测站。目前,东江水务监测站通过的计量认证项目达192项,而且一直致力于提升检测能力,购置多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总价值约250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3000平方的水质检测大楼,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今后,还将逐步开展环境激素等更多有机物类的检测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
东江水务供水工艺水平全面提升
东江水务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对水厂投碱工艺、粉炭投加工艺和预氧化工艺进行全面技术改造。2009年9月,投资1.2亿元的第六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新工艺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市水处理工艺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以第二水厂为试点,将原有的普通快滤池改造成炭砂滤池和活性无烟煤滤池,并增加曝气系统用于提升待滤水中溶解氧含量,有效降低季节性污染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指标。今后,东江水务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队伍紧密合作,提升水处理能力,为指导水厂生产,提高供水水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管网水质,解决老城区供水管网老化和局部二次污染问题,从2009年开始,东江水务已投资逾8000万元对老城区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受惠市民超过20万。计划到2015年累计投入1.5亿元,完成老城区的管网改造,使到户水质不断得到提高。
市民如何获得自来水水质信息
从2012年1月起,东莞市水务局每月定期通过媒体和水务公众网向社会公布全市供水水质情况。市民可以查询到东江水务下属各水厂的供水水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