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水资源,保护母亲河
珠江水源考察活动起航
继珠海水务集团几次成功开展珠江源考察活动后,2013年5月28日至6月6日,由佛山水业集团发起,联合珠江水利委员会水环境监测中心、珠海水务集团等单位开展的以“珍惜水资源,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珠江水源考察活动再度起航。
考察活动受到珠江水利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东省住建厅和广东省水协的大力支持,并受到沿线水务行业部门的热烈欢迎。在本次考察中,珠江水源考察队沿精心设计的路线驱车从珠江源头到达珠江入海口,全程近3800公里,采集了水样和大量资料。
跨省流域污染频发 水源保护需放眼全流域
珠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其水系流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全长2400公里,服务人口约2.38亿人,年总径流量约3400亿m3,年供水总量为214亿m3,其中生活用水量约占40%。珠江流经滇黔桂粤等省(自治区),覆盖地区2012年GDP总量为79161亿元,约占全国15%。珠江自云南曲靖发源,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最长的西江被称为珠江主干流,于珠海市磨刀门水道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地区的水资源虽较为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沿线工农业发展造成的水源污染,该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近年来,西江水源水质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如:2011年西江源头南盘江铬渣污染事件、2012年西江支流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对沿线城镇供水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早在2008年,在广东省水协的领导下,珠海、佛山、广州等多家水司共同努力,建立起西江流域原水监测与污染预警系统。几年来,该系统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为及时应对流域原水污染突发事件、保障供水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全面实施,对饮用水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与西江上游水务行业部门的联系,更好地掌握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水源保护情况,以提高对该流域的认识和水源污染应急的主动性,保障城镇供水安全,佛山水业集团组织了本次考察活动。
要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从源头抓起是关键
西江作为黔贵桂粤重要的饮用水源,孕育了沿岸源远流长的社会文明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西江这一母亲河对于沿岸城镇尤其是处于西江下游的珠三角城市群意义重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染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特别是水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强调“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同时“要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而要从根本上保证供水水质,首要是从源头抓起,加强水源保护,改善水环境。
因此,通过此次考察活动,一方面是要与上下游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并加强交流,培养团队探究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加深对珠江流域的认识,为后续完善西江水源监测与污染预警体系建设,强化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该活动的宣传作用,提高社会各界的水源保护意识,探索跨境水源保护和联动机制,加快完善全流域水源保护立法,促进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为供水安全提供良好的水源环境。
历时10天走过3800公里 为母亲河全面“体检”
经过长达3个月的选题立项、专题学习、组织筹划等前期工作后,5月28日,佛山水业集团分队(下称:佛山分队)、珠江水利委员会水环境监测中心分队(下称:珠委分队)和珠海水务集团分队(下称:珠海分队)分别启程,在广西南宁胜利会师。据了解,考察队员由上述三个单位各专业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专业涉及水质监测、水文水政、三防、供水调度、水务管理等。在领队陈远明(珠海水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队长黄剑明(佛山水业集团水质监测中心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分工细致,各司其职,使整个考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5月31日上午,珠江水源考察工作启动仪式在风景秀美的曲靖市沾益县马雄山珠江源头处举行。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曲靖市水务、水文局、沾益县政府、沾益县水务局、以及佛山水业集团、珠海水务集团、沾益县水司共10个单位28名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佛山水业集团苏锡波常务副总经理主持。沾益县副县长马勋勇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考察活动对处于西江下游的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意义,他透露目前正从曲靖市层面制定保护珠江源的方案。佛山水业集团董事长曹国栋讲话,他表示共饮母亲河水,珠江流域的相关部门与供水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源监测和联动处置。吴亚帝副巡视员代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发表讲话,他肯定了此次考察工作的重要性,并生动地把珠江比喻为母亲,把沿线城市比喻为孩子,母亲哺育了孩子的成长,但母亲却遭到了污染和伤害,我们应该为“母亲”消除病痛,让她健康长寿,恢复昔日美丽。
在简朴的授旗仪式后,珠江水源考察队从珠江源头处出发,沿陆路驱车到珠江入海口,风雨兼程近3800公里,途径4省(自治区),25个市(自治州);期间走访单位15个,实地考察6座大型水利枢纽,5座水文站。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料收集、采样分析等方式,依次考察珠江源、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等主干流,途径天生桥水库、龙滩水库、乐滩水库和各重要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共采集17个典型断面的水样(现场检测10项,后续检测102项),深入了解水文水量、水利设施、重点污染源、经济发展等情况,也进一步加强了与沿线的水文水利部门和兄弟水司的交流。
6月6日下午,珠海大桥旁的挂定水库阳光灿烂、热闹非常,来自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海水务集团、佛山水业集团的领导早早在此迎接胜利归来的珠江水源考察队。在简单的迎接仪式上,佛山水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苏锡波和珠海水司副总经理方晔先后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考察活动的策划、筹备、组织、效果及全体队员的出色表现。
考察活动硕果累累 对保障饮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所有考察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供水企业更好地掌握西江饮用水源的真实情况,对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一是更好地掌握了珠江流域沿线经济发展、生态和水源保护概况,沿线大水库和关键河流断面的水质概况和污染源情况,重大水利枢纽和干流、支流的水量水文情况。二是通过对关键断面水样的采检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形成了《西江流域水质和沿线污染源考察情况总结》、《西江流域水文水量考察情况总结》等专题总结报告,为后续的水源保护与西江预警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通过活动,加强与珠江水利委员会、沿线的水文水利部门和兄弟水司的联系和交流,为建立跨境水源保护和联动机制,拓展预警体系服务范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团队坚强意志和综合能力。
考察工作有望常态化 并扩展到更多流域
3辆车、16个兄弟姐妹、10天时间,一路紧张有序地工作,一路同甘共苦,一路欢声笑语,笑声驱赶了路上的疲劳与炎热。他们沐浴过珠江源头的和风与阳光,也曾冒着烈日在云贵高原的公路上抢修爆胎抛锚的汽车;他们沉醉于红水河那碧绿动人的河水,也曾冒雨在百年的水文站下采集珠江水;颠簸的路途让考察队员的鞋子走坏了,但他们感受到了珠江母亲河的美大气,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本次珠江水源考察活动已圆满结束,但保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却不会停止,为使此类活动更好地举办下去,今后计划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如每年举办一次;同时会尝试专项考察、深度考察等形式创新,以提升考察的深度与广度;另外,计划拓展活动参与范围,如邀请水务、环保、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加入;也可将该类活动推广到珠江流域的北江、东江或者其它流域,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使“珍惜水资源,保护母亲河,营造人水和谐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我们共同期待母亲河更清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