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成两会热议话题
珠海水务集团为保护“生命之水”觅“药方”
两会好声音
今年,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乔栒柏委员在会上提出“关于对老旧小区自来水进行常规定期化验含铅量是否超标以解民众忧虑的建议”,委员们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折射出了民众的对政府以及供水行业的期望。
珠海出厂水和管网水均没有出现铅超标
水务集团热切关注“两会”提案,尤其是市民最为关注的安全用水方面的提案,一直以来,水务集团按照国家和行业对自来水生产和供给的要求开展工作,供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日常常规检测和月度全分析检测。在小区的水质监测上,水务集团按照行业要求开展水质监测,此外一直在配合市水资源和水质监测中心进行监测,每月抽取13-15个小区的管网水和二次供水水样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布。同时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开展2次,对约40个管网水和二次供水点进行监测。相对于当前的行业要求和供水水平来说,监测频率是较充分的,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珠海的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远高于国家水质标准,出厂水和管网水均没有出现铅超标的情况。
铅问题或源自“问题”水龙头
据了解,铅问题主要源于2013年的针对水龙头含铅事件的相关报道,上海有关单位发现多个国内外品牌的水龙头样品铅超标。针对这一情况,供水主管部门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珠海水务集团都高度重视,核查了历年来的水质监测结果(包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水资源和水质监测中心、水务集团水质监测研究中心三家单位开展的监测),出厂水、管网水都未发现铅超标情况。因此铅问题只是发生于使用了劣质水龙头的用户这一局部范围内。对此,水务集团也在2015年开展了铅专项检测,抽检了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的29家用户水龙头的水样进行铅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铅超标情况。
为保障市民用水安全,在近年来的水务开放日等宣传活动中都进行了用水知识宣传,建议用户用水时,先将水龙头谁排放1到2分钟,排除滞留水(隔夜水),这一举措是可以避免不合格水龙头对水质造成铅污染,保障用水安全。
加强管理解决绣水问题
由于部分管道老化腐蚀,产生了一些锈水,引起委员们和用户的担忧,对此问题,水务集团也是高度重视,实施了三个措施,一是加强对现有供水管道的管理,定期对主干管包括对老旧小区的管道,进行排水清洗,排除锈水。二是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老化情况严重的管道进行改造,更换严重老化的管道。三是加强管网水质监测,确保管网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保障用水安全。
水务集团积极寻“药方”
根据《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规定“结算水表以后的供水设施,由产权人负责维护和管理”,水龙头等室内涉水设施均为用户自建,超出了水务集团的管理范畴,因此我们建议政府相关单位加强水龙头、水管等行业的管理,确保水龙头的质量,从根源上杜绝水龙头的铅问题。
针对珠海市的情况,我们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将小区供水设施的改造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并给予资金支持,以便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如:珠海市供水工程设计、施工及材料选用规定和建立供水管材准入制度,并建立设备、产品推荐名录库等),同时,呼吁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具体办法对新建小区供水设施的建设管理上,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小区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主体分离、产权关系不顺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小区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保障用户末端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