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悦伦调研佛山“村村通”工程
——佛山水业配合鄱阳村解决5900人用水难题
2016年8月1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悦伦率队到佛山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鄱阳村,实地调研禅城区农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工作情况,佛山水业副总经理徐廷国等相关人员陪同。
据了解,鄱阳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东南部,现有居民约780户,本地总人数1400多人,外来人员4500多人,改造前村内用水主要通过农村总表趸售的方式向村民供水,因村内管网老旧,一直存在水质差、水压低、水损大、水价高等问题。为保障村民饮用水健康,实现村民饮用水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的目标,鄱阳村投入约500多万于2014年5月到佛山水业报装一户一表安装工程,进行全村供水管网改造,佛山水业接报后,全力配合村委开展工作,积极做好方案设计、编制预算、签订合同、进场施工等一系列工作,并于2014年8月改造完工通水。通过改造,村内5900多常住人口的用水问题(水质、水压、水量、水价等)得到改善,实现村民饮用水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
调研中,刘悦伦副主任对佛山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佛山通过政府奖励和村居自筹相结合,多方筹措资金等做法值得肯定,保障居民喝上安全可靠的自来水,“尤其佛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村村通’自来水是基本民生问题,理所当然要做得更好,切实做好公共服务均等化。” 面对佛山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村村通”自来水仍存在的“同城不同网”“同城不同价”及“未抄表到户”等问题,刘悦伦副主任建议,佛山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确立目标争取明年底前完成各项任务。
佛山水业徐廷国副总介绍,佛山水业禅城区供水范围内仍有约70条自然村用水是通过农村总表趸售的方式向村民供水。为响应省、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文件精神,佛山水业将按照村出资公司建设的模式,努力做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全面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作,保障村民饮用水健康,实现村民饮用水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