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源头削减剩余污泥 破解污泥处理“瓶颈”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五珍接受央视科技频道专访

作者:付小平、周文娟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16-11-25 点击数: 字号:【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五珍接受央视科技频道专访

  2016年11月5日,佛山市水业集团副总经理郭五珍接受央视科技频道《科技之光》栏目专访,就佛山水业集团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MOSA污泥源减量技术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佛山市水业集团未来污泥处理处置发展思路、MOSA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的污泥处理处置,从70年代的不被重视,到“十二五”期间的升温,再到目前的热点,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相比污水,污泥的危害更大,处理难度也更大。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政府相关部门和环保界学者也越来越重视。

  2012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要达到80%,其他城市达到70%。2015年,“水十条”提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前达到90%以上。目标提出了,是否能够达成,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污泥问题一直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

  就在全国为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头痛的时候,佛山水业集团与中山大学共同研究建立起了污泥源减量工艺体系,合作开发了MOSA示范项目,通过专利技术在生产实践的转换,可以实现剩余生化污泥30%左右的减量。目前已在镇安污水厂建设了配套10万吨/日规模的MOSA污泥减量体系,每年为镇安污水厂成功减量污泥4000多吨,并于2015年通过了省环保厅的验收,成绩取得的背后,也吸引了央视《科技之光》的目光。

  11月5日,央视专访郭总时,郭总表达了佛山污泥处理处置成本逐渐增加、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的担忧,并对我司镇安污水厂的现状、剩余污泥减量机理及MOSA示范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目前,污水厂污泥常规处理方法就是填埋或焚烧,填埋是最普遍的一种处理方法(填埋成本低)。可是随着产生的污泥量不断加大,简单的填埋方法已满足不了现状了。而佛山水业集团的MOSA污泥源减量技术,就是通过专门的MOSA罐,选择性培养出适应适合的微生物,送到生化好氧系统中,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慢速增长微生物。该工艺可以让污泥的量从源头产生时就减少30%-70%。为了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佛山镇安污水厂率先建起MOSA系统。两年时间下来,已经让这座污水厂从源头减少了4000多吨污泥,既节约了污泥运输处置费用,又减轻了环保压力。

  郭总在专访中强调,该技术是我司与中山大学合作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同时可模块化镶嵌至多种污水处理工艺,易于推广应用。应用污泥源头减量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郭总还提到,污泥处理处置的次生危害一直是环保工作中的难题,如何有效综合利用这些废弃的资源,在未来也将是我们环保工作者们探索的主要方向。

  MOSA厌氧罐能吃污泥的“大胃王”到底怎样培养,效果又如何?敬请观注12月5日中央第10频道《科技之光》之《为“泥”减压》。

索引号:A-6056 作者:付小平、周文娟 作者单位: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分享到:
责任编辑:袁豪衡 执行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