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的忠诚守护者
——湛江市水务集团创建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应对台风
湛江是一个台风多发的城市,据统计,仅1970年以来,在湛江登陆或者严重影响湛江的台风就超过137个,从这片红土地上掠走了无数财富,留下了累累伤痕。作为台风多发城市,特别是近几年经历了超强台风“威马逊”、“彩虹”之后,湛江城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建设情况如何呢?
创建应急供水体系应对台风
为应对台风造成城市断水,湛江水务集团肩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认真总结2015年台风“彩虹”对供水造成的影响的经验和教训,在自有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开源节流,投入将近2000万元创新建立并完善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应急供水系统,确保台风再来,清流不断,为城市防台风救灾复产工作和社会民生稳定提供更加坚强的供水保障。
自去年9月起,该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开始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设备的管理使用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也已完成。至今共培训10场次合24名操作人员,演练操作发电机6次,实际使用6次,维护6次,市民反馈满意较高。
“这个因台风等灾害而建设的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对于湛江这样台风多发的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保障意义。”湛江市水务集团董事长康广全表示,应急供水保障体系作用是当主城区局部甚至整个区域出现停电时,水务集团能快速地启动自备发电机组生产自来水输送到所有低层用户,并通过应急供水点向高层用户提供免费供水服务,对老弱病残的用户由志愿者送水上门,打破了“没电就没水”的魔咒。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应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外,应急供水系统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在大的水管爆漏导致比较大范围停水,会启动应急供水系统,为停水区域提供免费应急供水。目前,这个免费应急供水已经有较多次实践案例,应急服务效果获得市民一致“点赞”!
主城区应急供水能力每天可达20万m³
湛江市水务集团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建成了覆盖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及开发区在内的主城区20万m³/d应急供水及配送服务能力,可满足市区七成以上人口基本用水需求。
“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共分成两个层面四个部分。”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层面分别是:第一个层面是考虑非灾害条件下局部区域因停电或爆管等原因造成所需的应急供水;第二个层面是考虑在整个湛江市区因严重灾害导致全面停电而造成的全区域应急供水。
而四个部分为,第一部分是按设计的总目标提供相应的供水量建设所需的供水后备电源,确保赤坎水厂、临东水厂、麻章水厂、东简水厂、坡头水厂在市电全停的情况下能按部分或全部产能生产运行持续供应自来水。第二部分应急供水配送及服务,主要解决因停电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部分用户家中自来水停供的情况,设置临时供水点可让这部分用户免费取水。第三部分是购置应急抢修车,实现因管道出现爆裂情况下造成停水的快速应急抢修。第四部分是应急供水指挥系统建设。
设置108个固定临时应急供水点
据介绍,临时供水点的作用主要是为住在高层或因爆管等原因造成自来水供应不足的用户提供免费临时供水服务。但由于需要用户自行提水,需要在用户较密集的地点多设临时供水点。此外,供水便民服务点还配备了20多台小型发电机为市民提供手机免费充电服务,配备应急医疗箱为市民提供外伤简单包扎等贴心的便民服务。
为此,湛江水务集团在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及开发区等区域共建设了108个固定位置的临时应急供水点,并购置3台送水车和设置多个移动取水点,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关注“湛江水务集团”微信公众号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应急供水点。当某个区域可能出现长时间停水后,将立即启用该区域的临时供水点。另外,当长时间停水的区域内固定位置的临时供水点较少或间距较远时,可启用移动式临时供水点作为补充。
为实现临时应急供水点更细致周到的取水服务和管理,湛江水务集团还组建了专业的水务志愿者服务队,红马甲成为了应急供水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服务队在今年七月份还获得了湛江市首届“先进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城市供水作为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宜居湛江的建设,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国有企业担当着改善民生的大任,在湛江这样一个台风多发的城市,建设一个完善的应急供水体系,为政府分忧,替市民解难,是湛江水务集团深入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稳定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