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石角咀水闸有望今年10月动工重建
近期,珠海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全面推进,项目有望在今年10月动工重建。该项目总投资10.4亿元,总工期约27个月,预计2021年4月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实现前山河部分生态补水功能;2022年12月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石角咀水闸位于中珠联围前山河道珠海出海口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1974年,水闸扩建并增建船闸一座。该水闸是中珠联围干堤上一座重要的大型水闸,在防风暴潮、防涝、防咸潮以及水质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使用年代久远,该水闸于2019年7月4日被广东省水利厅评定为“四类闸”,需拆除重建,以解除防洪隐患。去年9月,珠海中山两市全面深化合作联席会议做出决定:石角咀水闸原则上按照“水闸+泵站+船闸”原址重建,工程建设完成将进一步实现珠中跨界流域共治目标,从源头上保障前山河流域整体环境提升。
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包括重建水闸和船闸及配套设施、新建泵站和市政路桥等。其中,设计排水标准为1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为200年一遇。船闸主体结构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要求。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水闸共布置15孔,单孔净宽12米,总净宽180米,设计流量1625立方米/秒;泵站布置4台,设计排涝流量50立方米/秒。“前期将加快推进对澳供水管迁改,力争2020年7月开始顶管施工,2021年5月完成迁改,保障对澳供水安全。”技术人员表示。
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工程的建设完成将解决多年来情侣南路延长线、沿河西路受水闸生产生活用地影响而无法贯通的问题,区域交通功能得到实现;工程建设将增设泵站,可有效改善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此外,区域防洪潮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工程的建设完成还将进一步提升周边整体环境,改变区域老旧面貌,美化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