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给珠海水控集团送锦旗
往年一到雨季,保险公司又要忙碌起来——报水浸险的工单又该多了起来。但今年“龙舟水”比往年更厉害,报水浸险的车辆却大大减少。6月30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把一面绣着“勇担新使命 排涝急先锋”的锦旗送到珠海水控集团下属珠海供排水管网有限公司。
原来,自珠海全市排水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珠海水控下属管网公司承担市政排水设施日常运行、巡查养护、防汛抢险、排水许可审查、排水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管网公司工作成果显著,保障了珠海市平稳度汛,减少了市民汛期的财产损失。
在汛期来临前,作为一线主要防汛单位,珠海水控管网公司做好了各项防汛备汛准备工作。
一是全面清理雨水系统,尤其是对重点水浸区域的排洪渠、雨水管网、排水口、雨水井、雨水篦子等防汛设施的垃圾、杂物及淤泥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二是全面排查水浸黑点、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等安全隐患。三是制定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防风防汛工作有序开展,减少特殊天气对市民的影响。
汛期期间,经统计,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汛期保险出险率大幅下降,理赔费用明显减少。“这侧面反映了提升排水设施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管养水平、提高我市治污和防涝排涝能力、协助各区整治和削减水浸黑点的工作初显成效。”管网公司管网公司运维部经理张琦表示。
“勇担新使命 排涝急先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晏文介绍,近两年珠海市受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对珠海市企业及市民的人身和财产都造成很大的损害。根据该公司赔付数据分析,主要受损的原因是由于水浸导致。
例如,在2017年天鸽台风过后,该公司受理机动车出险17176台,共支付赔款2.3亿元,由于水浸原因导致的赔款占总赔款60%。2017年起,从该公司理赔数据分析上可见,通过政府防汛抢险工作积极有效作为,使该公司近3年来因水浸导致的赔款逐年降低。例如,在今年6月初的龙舟水期间,在珠海水控集团下属管网公司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卓有成效,大大保障了企业和市民的财产安全。
与去年同期的水浸车辆理赔数据对比:去年水浸车1133台出险,今年水浸车306台出险,同比下降了7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珠海市分公司作为专业风险管理经营公司也是主要收益企业之一,在此以赠锦旗的形式表示感谢,并希望双方以后在防汛抢险工作方面加深合作。”晏文介绍说。
暴雨倾盆,预警频发
回顾这一轮的龙舟水,5月18日至6月8日期间珠海市气象局及珠海市三防指挥部下发的预警共47次,其中暴雨黄色预警12次、暴雨橙色预警9次、暴雨红色预警6次、雷暴大风类预警17次、台风预警3次,其中5月30日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大雨倾盆整座城市,全市出现多处水浸点。
其中5月30日降雨量信息为:香洲区累计降雨量为141mm(九洲港已录得超过200mm降雨量)、斗门区湾区累计降雨量为135.6mm、金湾区累计降雨量为103.7mm、横琴新区累计降雨量为95.7mm,高新区累计降雨量为86.4mm。
严阵以待,积极应对汛期大考
为了确保安全度汛,5月18日至6月8日防御“龙舟水”期间,珠海水控管网公司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待命参与抢险排涝工作,开展应急抢险排涝和水浸点排查,严格按照防风防汛应急预案规定流程开展各项防汛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防汛排涝人员装备投入
1、人员队伍。管网公司截至2020年3月合计员工520人,按片区和流域设立三家运维分公司,一线人员占比86%,其中排水设施养护专业队伍255余人,每百公里排水管网专业养护人员约6.7人,已初步达到广州市每百公里5-10人的水平,按2020年招聘计划每百公里养护人员可达9人。同时,管网公司就防汛排涝工作设置4个应急值班小组,每组80-100人,可按照不同预警层级启动值班和抢险工作。
2、机械装备。管网公司现已保有专业车辆设备200多台套,价值7000多万元,其中排水抢险车15台(排水量从500m³/H至5000m³/H,峰值流量达到37500m³/H,另外5台已完成采购排涝车正等待交付,届时峰值排水量达43000m³/H),清疏吸污车15台、农夫车、的士头72台、QV,CCTV、液压动力站、排水机器人等专业装备27台套,2020年计划继续新增30-40台套装备,可满足我市排水精细化养护和应急防汛排涝需求。
(二)防汛排涝指挥管理机制
1、防汛抢险响应流程。根据珠海市三防等相关要求,我集团管网公司制定了《管网公司防风防汛应急预案》《管网公司防汛手册》等系列制度,秉承“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防御”的原则,根据预警信号层级启动响应机制、优化信息传达,安排24小时专人值守,随时跟踪各地区抢险情况并及时反馈问题,由调度中心统筹调配车辆人员,对水浸黑点路段30分钟内出动排水车、提前清理水浸点周边雨水口及管线内的污泥杂物、提前检查排洪渠及河道通畅性、提前打开井盖排水及摆放安全排涝架等,形成了“预警发布-24小时待命值守-预警巡查-应急抢险”的防汛应急流程。
2、调度室集中统一指挥。珠海水控管网公司设立了24小时工作的调度指挥室,通过卫星云图、降雨趋势等气象手段加强对天气变化的监控,出现特殊情况时及时发布预警并进行调度,并及时收集现场反馈的内涝信息向珠海市应急局、珠海市水务局等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3、信息化实时监控预警。珠海水控管网公司已对香洲区、横琴新区的74条车行人行隧道排水泵站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排水泵站的运行状态,如水位、开停机数等等,并提供报警功能,为排水管网调度及防汛应急抢险提供高效信息辅助。
(三)应急抢险排涝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底,在气象部门发布各级暴雨应急预警71次前提下,珠海水控管网公司累计组织开展应急抢险255次,出动应急抢险人员3534人次,出动应急抢险车辆596台次,加班超过27854小时。今年,珠海水控管网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防汛调度机制,年内完成各区80%及水浸黑点周边100%的雨水篦、雨水管渠检查清疏,完善与市区应急部门及国企单位的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防汛抢险效能,改善各区水浸积涝情况。
根据珠海市水务局统计,2019年珠海全市在册水浸黑点81处(部分已完成整治但未经暴雨检验暂未进行销号),2020年5月30日,珠海市红色暴雨预警中共计出现水浸点22处(其中香洲高新9个、横琴2个、西部金湾、斗门、高栏11个),珠海水控集团启动防汛应急抢险预案,管网公司共计出动抢险人员343人,各类车辆110台,强排抢险泵车15台(目前全部强排泵车)到达内涝点进行抽排,具体布置地点为:一分公司:湾仔中盛路,屏工西路,湾仔中学,环岛东口岸,下沙街;二分公司:鸡公山三街,志威路,南洋浦,格力花坛,下栅检查站;三分公司:机场待命,白藤湖泵站强排,尖峰花坛排水,井岸益利酒楼附近强排、高栏易浸点等。
5月18日至6月8日防暴雨期间,珠海水控管网公司派出巡查抢险人员累计2207人次,出动巡查值勤车辆累计737车次、出动排水抢险车辆累计114车次。
其中5月30日数据信息为:接到省应急管理厅的预防暴雨提醒之后,珠海水控管网公司立即启动了24小时备勤工作机制,从30日凌晨3时许就出动了人员和设备前往各个水浸点值守待命,4时50分开始出现强降雨后,一线抢险人员全员出动抢险排涝。累计派出巡查抢险人员343人次,出动巡查值勤车辆110车次、出动排水抢险车辆15车次。
(四)水浸点排查情况
2019年,珠海水控管网公司通过全面摸查和清理重点水浸路段雨水井、雨水篦子、排水沟等设施,综合管养、清淤修复和工程等措施,将香洲区原有48处水浸黑点削减为21处(削减率56%),保障保税区4处水浸黑点强降雨下未发生积涝,修复斗门西堤路、尖峰前路等4处顽固水浸黑点,解决横琴口岸、金湾机场东路高尔夫球场段和高栏下金龙路口等因管网缺失、病害、堵塞造成的长期积涝问题。对其他需要系统整治的顽固水浸黑点,已在摸排基础上向主管部门提交整治方案。
5月18日至6月8日暴雨期间,珠海全市处置水浸点共102处。其中5月30日全市处置10cm以上水浸点共75处,截至当晚18时许全市75处水浸点排涝工作全部结束。
“水浸”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区域设计标准偏低、排水系统老旧、雨水调蓄能力有限、加之全球变暖,暴雨天气频发等综合因素,是造成目前大部分城市出现“水浸”的主要原因。
珠海水控管网公司作为排水设施管养运维单位,在出现“水浸”后尽快排除水浸,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减少“水浸”对市民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在遇强降雨天气时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