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严保安全供水 ,润泽一方百姓

——惠州水司以优质供水优良服务 做优“水文章”

作者:何唯嘉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2-04-20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拥有290条河流、506座湖泊水库。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水生态文明,深深地嵌入在这座山水型城市之中。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近年来,惠州水司加大资金投入,稳保安全供水,优化管网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做优供水“大文章”,惠州供水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供水服务也越来越有速度,越来越有温度。

加大投入:完善供水设施建设 出厂水质100%达标

  供水关乎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始建于1962年的惠州水司,供水范围包括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以及惠阳区部分区域,肩负着逾170万人口的生活及经济建设用水。作为主导惠州城镇供水命脉的重要企业,其供水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近年来,惠州水司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水务集团的关心与指导下,发展步伐矫健,现辖江北水厂、河南岸水厂、桥东水厂和潼湖水厂等9间水厂,供水能力99.82万吨/日。下设15个营业网点,DN75以上供水主管道逾1500公里。公司4座主力水厂水源均取自东江,原水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十三五”期间,为全面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市供水公司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不断完善供水设施建设。其中,水厂建设方面,累计投资近1600万元,实施水厂生产工艺升级改造,4间主力水厂及取水泵房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实现水厂安全生产零事故、出厂水质100%达标。管网建设方面,累计投资2.1亿元,新建DN80以上供水管道约270公里,完成改造各种口径管道约80公里,重点实施了X199线汝湖至仍图段给水主管道工程、潼湖水厂DN1600管道改造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后托管等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的民生、民心项目。


  在供水一体化方面,在市水务集团的统筹规划下,惠州水司先后接收永湖、良井、平潭、马安等供水市场,代管仍图供水市场,进一步扩大供水市场版图,致力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和更坚实的供水保障。

优化布局:完善管网布局 城市供水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将优质自来水输送至千家万户,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至关重要。多年来,惠州水司不断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力争城市建设发展到哪、供水主管就铺到哪。如今,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呈环状的供水管网已在惠城区、仲恺高新区铺开,并不断延伸至城市周边的村镇,输配水能力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市区南部三栋、陈江、惠环、潼侨、北部小金口等工业园区、赣深高铁仲恺站、赣深高铁惠州北站等的用水得到可靠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同时,为保障城镇居民、企业的用水安全,惠州水司始终坚持以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发力点,自筹资金,投资过亿元,对中心城区大街小巷进行旧管网改造工程。自2005年初立项动工起,先后对市区250多条严重老化、残旧、暗漏、堵塞的供水管网实施改造,范围涵盖桥东、桥西、河南岸、江北、下角、小金口、陈江、潼侨、三栋、龙丰等片区。供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持续完善,有效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与入户水质水压水量。

保障水质:全链条管理 确保“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夜以继日拔地而起。居住在高楼的市民,每天都要跟“二次供水”打交道。“小区二次供水加压储水池清洗消毒是否到位,二次供水质量是否达标与安全”成为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从“源头”到“龙头”管理,作为城市供水企业应如何切实保障市民“最后一公里”饮用水安全?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以来,惠州水司根据《惠州市城镇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及惠市住建【2020】98号《关于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新建小区抄表到户举措,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委托供水企业实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由惠州水司按照标准建设,专业化团队运维,实现小区“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既降低了用户用水计量误差和供水管网漏损,又保障了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和维护,通过严格落实二次供水储水池清洗消毒、水质检测、安全防范等管理制度,确保“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


   “我们将二次供水相关配套设施整体移交给市供水公司,由他们负责‘一条龙’供水服务,统一运行、维护和管理,为我们工程建设和后期管理省去了很多麻烦。”某小区开发商负责人如是说。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建设单位与惠州水司签订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合同,委托惠州水司建设小区红线范围内生活、商业给水管网及生活二次供水加压设施。项目用户水表采用智能远传水表,实现远程抄表,同时按照智慧泵房建设标准建设二次供水加压泵房,并接入到惠州水司二次供水管理平台实施统一专业化管理。


  惠州水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科学谋划、统筹实施,推动形成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新格局,实现从“建设—验收”向“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实现从提升出厂水质向提升用户水龙头水质转变。


  此外,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基础上,惠州水司正积极探索优质饮用水(直饮水)项目。直饮水作为一种纯净、健康、方便的饮用水,符合人民群众对高品质饮用水的要求。该项目正处于统筹规划阶段,计划以惠城区、仲恺区为主体,逐步覆盖整个惠州市,以满足全市人民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

情系民生:优化营商环境 优质供水服务展惠州供水新名片

  城市的飞速发展,对供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惠州水司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秉承“让客户少跑路”的原则,不断提升客户业务办理体验。

“现在只要提前准备好资料,一次申请就可以办好业务,非常方便。”日前,在市供水公司营业窗口完成水表户名变更办理的客户刘先生对市供水公司“最多跑一次”服务表示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起,惠州水司引入“最多跑一次”理念,通过优化办理流程、整合供水服务资源、融合线上线下等方式,破解用水客户办事多头跑、资料反复交、办理时限长等难题,使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使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企业发展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


  为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市供水公司还推行代客户办理用水报装的相关破路手续,客户只需提供办理破路的相关资料,便有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办理代办业务的关联事项。该项服务让实现客户“只跑一次路、只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大大缩短完成相关业务的办理时间。


  去年12月起,惠州水司公众服务平台小程序正式启用,该小程序涵盖了三大类共17项公众服务业务在线办理,除了用水报装,新增了水费查缴、工单及业务账单查询、用水性质变更、用水档案变更、阶梯水量变更等业务的办理,实现“零跑腿”。


  与此同时,惠州水司通过“真心倾听、热心向导、耐心答复、细心周到、专心优化”“五心”工作法,擦亮服务窗口。各营业窗口为用户提供全新设计的供水客服名片,名片上清晰印制了公司24小时客服热线96968、惠州供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惠州供水网网址和服务网点等信息,让客户能够一目了然公司各类联系方式,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惠州水司还积极开展“供水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水厂开放日、大客户座谈会等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年度“3•15消费者咨询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交流沟通契机,现场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供用水疑难杂症。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60载奋进谱惠州供水发展新篇

  今年,是惠州水司成立60周年。


  6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60年,高歌奋进,再上征途。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60年来,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州市水务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惠州水司始终紧扣“安全优质供水,用心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紧跟城市发展步伐,严格贯彻落实惠州供排污一体化改革要求,以保障民生为首任,立足行业特点,打造高质量供水服务品牌,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建设国内幸福一流城市贡献惠州供水力量。

索引号:A-14160 作者:何唯嘉(摄影:王晓君) 作者单位: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林桂全(副主任) 复核:潘景盛(秘书长) 发布:陈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