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来水主干道供水管网改造更贴心,“绣花功夫“服务于民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保障了千家万户的用水需求。近年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锚定供水“排头兵”目标要求,积极探索以城市老旧供水管道改造更新为载体的系统治理措施,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思路,在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降低对市民出行影响中寻求“平衡点”,以“绣花功夫”提升供水管网精细化运管和精准化施工能力,奋力开创广州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夜施工、昼恢复”,精准实施“外科手术”
积极推进管龄较长、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是提升全市水质量、水安全的重大举措,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惠民工程。2023年3月,广州自来水公司开始实施环市路高风险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环市路作为广州中心城区东西向的交通要道,日间高峰时段车流、人流量较大,按传统施工工序,长时间占用道路进行施工的“大动作”,必将会为市民通行带来极大影响,如何在占道施工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交通顺畅和市民出行,成为面临的现实难题。
为破解这一“两难”困境,广州自来水公司积极探索占道施工新模式,借鉴去年完工的东风路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经验,创新“解题思路”,在“人性化施工”上出新招,让民生工程更贴民心。工程每晚在交通低峰期对部分道路围蔽,采用“夜施工、昼恢复”的模式,晚上10点后对市政主干道进行“手术”,早上6点前恢复“手术”路段“原样”,以与原本相差无几的面貌迎接交通早高峰。这种“外科手术式”快速精准实施供水管网改造,有效保障交通畅通,实现“两全其美”。
绣花功夫“穿针引线”,精细推进施工改造
夜间“手术”的8个小时里,广州自来水公司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完成路面开挖、基坑支护、管道安装、路面修复等一系列标准化“手术”工序,争取第二天交通早高峰前将挖开的路段临时恢复“如初”。这样日复一日、循环反复地开展施工,做好一段,推进一段,直至完成整条路段的水管改造,再对路面进行永久修复。为防止噪音影响周边居民休息,施工人员在晚上11点后将停止破打路面,作业期间加强喷淋洒水,最大力度防尘降噪,力求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水务工程。
尽管这样的“精细化”管网改造增加了施工投资和难度、延长了施工周期,但广州自来水公司下足功夫“穿针引线”,始终坚持施工过程“措施、责任、时限、预案“四到位”,把困难留给自己,在保障新装管网的供水质量和安全运行同时,达到城市管线改造和市民出行有畅的“双赢”结果。
数字化智慧工地,管网改造提“智”增效
广州自来水公司近年积极利用信息化系统开展智慧工地管理,运用智慧化手段助推施工监管,通过“项目看板”实时查看工程进度,优化现场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市道路占道施工监管平台客户端”,对项目实施现场管理情况进行“打卡”,实现“线上+线下”监管模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沟通反馈、闭环整改。在环市路高风险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段长可以通过手机“打卡”,实现项目日常的自查管理和存在问题的整改反馈,施工发现问题的数量环比逐月下降。
深夜进场施工即使是惠民工程,也免不了要获得周边居民、过往车主的理解和支持,广州自来水公司主动对接街道、居委,提前发布项目实施信息,及时收集解决市民意见建议,通过现场张贴“夜施工、昼恢复,供水出行两不误”、“自来水升级改造,只为你‘饮得杯落’”等接地气的施工告示以及在临时修复的路面印制“供水临修路面”的字样,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增进市民对项目的了解和支持。
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深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牢记民生至上,责任扛在肩上,稳步推进中心城区高风险供水管网更新改造,以精工铸精品,以品质树品牌,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韧性,用高质量的工程和服务助力广大市民高品质的生活,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供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