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重磅:首个985高校教学实习基地落户花都水司啦!

作者:李盈盈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4-07-03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六月,正值凤凰花开季,又是学子毕业时。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共同举办了“教学实习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莘莘学子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更为公司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6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与花都自来水公司教学实习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公司三楼会议室举行,正式开启了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的新篇章,标志着企业与高校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邱光磊,环境工程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教授任源,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汪晓军,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经理杨熙,党委副书记陈世海,党委委员、副经理李秋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本次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旨在以花都水厂为科研创新基地载体,通过组织实习人员参与大型工程建设、深入制水生产一线,鼓励广大学子探索智慧化水厂建设与营运管理机制;通过对全过程BIM+GIS协同管理建设平台、药剂智慧化投加控制系统和附属处理设施智慧化运营系统的观摩使用,不断注入现代水厂“自动化、智能化、交互性和无人化值守”的新发展理念,增加实习人员对自来水生产知识的理解,提供和拓宽择业新思路;通过参与供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管理、体验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应用和管道测漏探漏现场等工作,以实际项目为案例,对供水管网设计、运营和维护进行全方位了解,鼓励他们参与解决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提高实习人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供水全流程的全面性思维;通过鼓励参与公司创新项目或研究课题,逐步建立校企科研协作团队或成立联合实验室等,进一步加深水处理技术升级、供水管网改造、供水材料创新应用和智慧化水务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同促进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转移到企业生产推广和应用,创造更多承接国家、省、市科研课题机遇,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结出丰硕成果。



  杨熙致欢迎辞,他对华南理工大学一直以来对花都供水事业发展的大力关注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管理,致力提供涵盖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运营管理、科研开发、数智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和创新的应用场景,努力为实习人员提供一个既有理论知识支撑,又有实践操作指导的“实景课堂”,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社会锻炼的宝贵平台。同时,依托共建基地平台,共同围绕党的建设、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水务高质量发展引入新源泉。



  邱光磊衷心感谢花都自来水公司对本校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大力支持,充分肯定公司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合规管理、降本增效、信息化建设、机构改革、核心功能提升、灯塔水厂工程建设、深化供水“建管服”和拓展供水全产业链条等工作取得的成效成果,表示将发挥学院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为花都供水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为花都供水生产经营、技术攻关等领域推波助澜,同时也期待企业能够继续支持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共同推动双方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现有教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73人,高端人才30余人,96%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学院是全国首批环境工程硕士(1984年)和博士(1986年)授予权单位,1998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工程师、技术骨干、学术人才、咨询管理精英、创新创业企业家,有力支撑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环境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索引号:A-15388 作者:李盈盈(摄影:曾庆毅、卢治良)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孔曦(编辑) 复核:林桂全(副主任) 发布:陈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