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根,肩上有担
——用行动扛起使命的“水管家”詹继航
在这座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有这样一位供水人,他用18年的坚守和热忱,温暖了无数家庭,他就是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南区供水分公司客户服务部部长詹继航。自2008年詹继航开始从事客户服务工作至今,南区供水分公司客服工作保持良好态势,用户满意率连续四年达90%以上。
18载春秋,干一岗就能干好一岗
南区供水分公司客户服务部部长詹继航
2006年,詹继航从大学毕业后,带着满腔热血加入了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那时,公司正开展阀门大普查工作,他每天开着黄色的工程车,日复一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对供水阀门逐个检查。这项体力活枯燥而重复,一顶草帽、一件反光衣、一支铁笔,带着这些行头他一干就是两年。
2008年底,詹继航转岗从事服务监督工作。起初,他对客服管理和协调工作并不熟悉,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和陌生的工作流程,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逐步掌握了服务管理的核心要点。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与各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推动客户服务质量提升。
正是凭借着这种“干一岗就能干好一岗”的执着精神,詹继航在公司不断进步,展现出了非凡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从一名阀门检查员,到客服部门的骨干,再到如今的分公司客户服务部部长,他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工作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
担当作为,供水线上当“实干家”
在海珠区工业大道南某大院,6至8层的老旧楼宇群存在共用用水设施不完善与老化、部分楼层未设置水泵房等情况,不定时的供水不足,成了梗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巨石。
詹继航(左二)对供水设施进行勘查
詹继航作为贴心的“水管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带领团队深入网络片区,进行细致入微地勘查与沟通。共用供水管道老化霉变、水池失修、缺乏专业维护,在充分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后,詹继航迅速召集南区供水分公司的客服、片区及管网技术骨干,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最终敲定了建造加压水泵、新增加压管道、恢复天面水池、规范接驳出水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充足、优质的自来水送入大院里,100余户居民的用水难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居民代表为南区供水分公司送上锦旗
“供水服务无止境,排忧解难甘泉来”。不久后居民送来了致谢的锦旗,短短两行字正是对詹继航及南区供水分公司尽心尽力办实事、纾民困、解民忧最真实的写照。
清风两袖,“不吃水果也绝不影响供水服务”
在担任南区供水分公司客户服务部部长后,面对辖区内共用用水设施引发的爆漏、缺水、管网改造、历史欠费等各种用水难题。詹继航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坚守党员信念,坚持原则底线,做到廉洁自律,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诚挚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詹继航向市民宣传用水知识
新港西路某小区的用水不足,成了居民心头的堵点。詹继航多次现场勘查,组织协调确定方案,最终解决了该址用水问题。事后用户代表特意送来一个果篮,偷偷放下后离开。获知情况后,詹继航与部门同事立即把水果原封不动送回小区,向用户耐心解释工作纪律,消除用户误解;同时承诺“不吃水果也绝不影响供水服务”,用户代表闻此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詹继航用“一送一拒”行动证明,清廉不仅能赢得尊重,更能凝聚人心,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让供水服务更加贴近民心。
传承家风,一枝一叶总关情
詹继航的父亲也是一名从一线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老党员,他经常以身作则要求晚辈们为人处世要善良有爱,多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在詹继航的生活中,家风不仅是挂在嘴边的教诲,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温暖。
詹继航深受父亲影响,将这份“仁爱之心”融入日常。有一天下班路上,詹继航的脚步突然放缓,目光被前方一名蜷缩的身影吸引。那是一位面色苍白、神情痛苦、独自蜷缩在路边的路人,詹继航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上前,轻声询问。得知对方疑似中暑,他立即将其扶正安置好,并及时买来清凉饮品,协助其降温降暑。同时,他主动协助该路人联系其家人,并一直在旁边陪伴守候,直至其家人赶到,交接妥当后才放心离开。
作为一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詹继航把心中的信仰化作脚下的力量,面对问题不逃避,面对困难也从不退缩。在詹继航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更看到了无数广州供水人的坚守与奉献。他的故事,是这个时代最温暖、最真实的记忆,也将激励着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