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净水净土到废料新生,佛山水业交出“美丽中国”先行者答卷
202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佛山高明荷城广场,人们手提塑料瓶、旧书刊,自发排成长队安静等候,只为将这些废弃物兑换成新鲜的绿蔬、青翠欲滴的水果与一袋袋大米。承诺墙上,密密麻麻的签名书写着共同守护家园的郑重承诺;不远处,垃圾分类游戏区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环保理念在寓教于乐中悄然生根。而在一天前,禅城镇安污水处理厂内,一群学生屏息凝神,亲眼见证了浑浊发臭的污水,经过一系列科技工艺的层层洗礼,最终恢复清澈透明。这些鲜活生动的场景,正是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水业”)在世界环境日最有力的行动宣言。
6月4日,广东环境职业学院学生参加镇安污水处理厂世界环境日活动
6月5日上午,佛山绿能公司在高明荷城广场开展世界环境日公益活动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而对佛山水业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融入血脉的使命担当,是贯穿于污水处理、生活垃圾资源化、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四大核心领域的行动哲学:让每一克废物找到归途,让每一寸土地重获生机。废弃塑料与翠绿蔬果的交换,污水与清流的强烈对比,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佛山水业以党建为舵、科技为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水区勇毅前行、破浪扬帆的坚定身影。
核心驱动: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发展惠泽民生
在佛山水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党业融合始终是驱动前行的核心“红色引擎”。公司党委深刻把握“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丰富内涵,锚定“再造一个新佛水”战略目标,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释放出澎湃的绿色发展动能。
强化思想引领与制度保障:公司党委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深刻领会“美丽中国我先行”的时代要求,精准锚定绿色发展的方向。创新开展“党建引领,百日攻坚”行动,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题攻坚、党员突击队奋勇冲锋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前沿战场,高效破解发展难题,锻造环保铁军的过硬作风。同时,把绿色发展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使党建“软指标”成为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硬任务”。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佛山绿能环保电厂)暑期研学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与惠民担当:佛山水业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将发展成果回馈社会,深入践行“惠民利他”的“善水”文化,铸就责任国企形象。2025年,佛山水业计划改造至少8000户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入选市、区两级民生实事及发改重大项目),筑牢用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公司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下属固废事业部党总支携手高明明阳村,创新打造“红色+绿色+古色+特色”文旅路线,树立社企协同发展新标杆。此外,佛山水业依托省级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绿能环保电厂、城北污水厂)持续开展研学活动,累计接待超万人次;“善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活动超570场次,该志愿服务项目是全市国资国企唯一获评佛山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典范。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变革,佛山水业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深度融入发展战略,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与创新势能,以先锋实践诠释"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担当,为擘画美丽中国新图景凝聚坚实力量。
矩阵构建:守护净水净土,赋能废料重获新生
在红色引擎的强劲驱动下,佛山水业各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水、固、危、土”全链条的绿色发展矩阵,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行者”承诺。
城北污水处理厂(地埋式)
面对节能降耗与资源化利用的行业大考,佛山水业下属9座污水处理厂,水质连年100%达标,东鄱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干化项目荣获”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公司农村污水治理站点遍布三水、南海、韶关乐昌等多地,凭借出色的运营管理,三水区黄竹坑站点被省农污治理大会评为“运营管理优秀案例”。
数字化转型是核心驱动力。经过近几年建设,公司成功打造“排水事业部生产运营一级管控平台”“智慧管控平台”“高明区管网信息平台”“农污信息化平台”四大系统,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此外,积极响应国家减污降碳战略,通过智慧化平台推动低碳实践:提升关键设备以提高能效,安装智能电表,实现对能耗的精准监控;智能调控水泵系统,降低能耗试运行效果显著;智能投药系统动态优化药剂用量,大幅减少碳排放。同时,针对不同污水厂特性,实施“一厂一策”定制化节能降耗方案,确保技术精准落地。凭借低碳技术创新和设施设备绿色升级,南庄、东鄱污水处理厂于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获颁低碳运行服务认证的单位,标志着佛山水业在绿色转型方面步入行业领先队列。
佛山绿能环保电厂
守护净水净土之外,佛山水业同样致力于为城市代谢产生的生活垃圾找到绿色归宿。每天,来自佛山各区域近3000吨的生活垃圾会被送到佛山水业下属绿能公司,开启一段“重生”之旅。依托先进的焚烧技术,在远优于国标和欧盟标准的烟气指标的管控下,这些废弃物被安全高效地转化为点亮千家万户的绿色电能,年发电量超4亿千瓦时,满足约50万居民用电,等效节约标煤约14万吨。
为服务“无废城市”建设,绿能公司成功构建了“生活垃圾+多源固废”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一般工业固废、市政污泥、餐厨废渣等多源废弃物“一站式”协同处置与资源化。团队勇于创新,成功应用自动疏通技术解决渗滤液导排难题,大幅提升效率与安全。其自主研发的深度脱氮技术,有效破解老龄渗滤液处理“高成本、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三高”困境,并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彰显了在固废资源化领域的领先实力。佛山水业正不断优化工艺,守护绿水青山,培育全社会的环保自觉。
佛山绿健公司智能机械臂卸料
如果说生活垃圾处理关乎城市日常运转,那么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则是关系着公共卫生安全的隐形防线,在这道防线上,佛山水业下属佛山绿健公司树立起智能收运垃圾平台的“双碳”标杆。作为广东省首批“双碳”试点企业,顺利完成“医疗废物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范本。
以创新为核,绿健公司构建了覆盖收运、处置、服务的智能化全链条解决方案。“智能站点+智慧收运”破解了小散医疗机构收运难题;“机器人+智能仓库”实现处置自动化,极大提升安全与效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数据溯源、安全处置与智能决策,形成可推广的智能管理模式。其“绿色化+数字化”创新实践,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工程技术中心及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多项认定,为公共卫生安全筑起坚实的科技屏障。
铁人环保公司使用无人机喷施叶面硅肥
保障环境与健康安全,不仅需要处置好当下的废弃物,更需要唤醒土地的生命力,让每一寸土壤重新焕发生机。佛山水业下属铁人环保公司化身“土壤医生”“作物营养师”“产业赋能者”,以科技为笔,通过系统性土壤和作物赋能方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其硬核实力在全国广袤田野得到验证。
在广东南雄,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为中药材种植“把脉开方”,将复杂的土壤改良技术转化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方案;在广东湛江,无人机精准喷施核心产品“喷喷富”,促进水稻光合作用与养分吸收,实现平均增产超15%;在黑龙江五常,创新尝试在育秧期开展“土壤+叶面”的有机绿色赋能方案,赋能后的水稻秧苗茎秆变粗,根系更长、更发达,水稻抗性增强。如今,铁人环保的技术服务范围已涉及全国24个省市约800万亩土地,赋能200多种作物。作为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铁人环保依托强大科研,构建起“耕地修复-作物提质增产-产业增值”的生态链,通过“环保+农业+产业”融合模式,持续激活地力,孕育产业振兴与丰收的希望,在田野间书写着科技兴农、沃土重生的壮丽篇章。
结语:先行者的环保承诺
当夕阳为高明荷城广场的承诺墙镀上温暖的金辉,那密密麻麻的签名,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这座城市、这里的人们对绿色未来矢志不渝的信念与承诺。
从让污水重获新生的智慧工厂,到点“废”成“能”的绿色电站;从筑牢公共卫生隐形防线的安全壁垒,到治愈伤痕大地、孕育丰收希望的科技良方——佛山水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系统破解污染治理困局;更以赤诚的红色初心,深深浇筑绿色发展的根基。
当“美丽中国”从宏伟蓝图走向触手可及的现实,佛山水业的答卷清晰有力:以先行者的勇气探索边界,以实干者的坚韧守护家园。每一滴由浊变清的水流,每一寸重焕生机的土地,每一克获得新生的废弃物背后,都激荡着国企担当与创新魄力的雄浑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