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驱动智慧水务全链升级:花都水厂三项成果再获认可
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与花都水厂参建单位联合研发的三项水处理科研成果,在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中取得评价证书。其中,“改进型重力浓缩池技术研发”和“不翻板单轨链式刮泥机研发”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滤布行走式板框压滤机运行控制模型建立与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三项技术已应用于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及配水管道工程部分),显著提升排泥水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三项技术评价证书
排泥处理:技术革新的资源蜕变
公司通过系统性科技创新,打造国内领先的排泥水处理全链条技术体系。
花都水厂排泥水处理全链条建筑实景图
预处理提质。项目设计预沉淀池式泥水调节池,解决了传统合建式或分建式泥水调节池的缺陷,实现泥水调节和预沉淀功能。通过预沉淀可减少待浓缩水量50%以上,将待排泥水含固率从0.3%提高到1%。
浓缩技术突破。创新研发的改进型重力浓缩技术,解决传统技术负荷低、故障率高、运行管理复杂等一系列难题:创新池体结构形式,采用水力澄清工艺,出泥含固量更高,系统更简单更稳定,且占地面积更小,可节约浓缩池建设成本约500万元;研发出不翻板单轨链式刮泥机,解决了现有刮泥机故障率高、运行效果差等难点,实现系统更稳定,可在污泥含固率大于10%的极限工况下正常运行、刮泥效率比传统单向刮泥机提升100%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污泥浓缩效果和节约系统能耗。两者结合出泥含固率较传统工艺(3%左右)提高至5%以上,节能25%以上,可节约年运行成本约100万元。
脱水绿色转型。采用“无药脱水”“高压薄层挤压”工艺,将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60%以下,显著提升资源化价值,年近2万吨污泥变废为宝。花都水厂是国内少有的实现全区废水“零排放”的自来水厂,设计生产废水与生活废水两套处理系统并实现全部回用(景观补水及中水)。
智慧赋能:数字融合的生态构建
花都水厂的创新实践不仅限于工艺突破,更通过“物理工艺+数字智能”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水务创新生态。
数字孪生筑基。项目创新应用BIM技术,搭建BIM+GIS协同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实现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智慧管理。运行过程中,实时汇聚水质、水量、设备状态等关键数据,实现水厂关键工艺和运维节点的精准控制,为高效智慧运行打牢基础。BIM技术已获多项全国大奖。
花都水厂调度中心
智慧调度提效。花都水厂创新搭建数字化调度与远程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集中控制下属各水厂、加压站,统一调度供水。平台对水源、水厂及管网进行全流程分析,实现“源厂网站”一体化联动控制,显著提升供水安全与系统节能效果。
智慧安防护航。花都水厂打造智慧安防体系,集成视频监控、周界入侵报警、无人机监控等系统,形成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的新安防格局,为水厂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AI决策升级。花都水厂正积极打造国内顶尖的“工艺全流程智慧决策系统”。依托大模型技术升级应用建设,借助其记忆、理解、推理和生成能力,打通花都水厂的知识链和思维链,提升智能化水平。系统构建了包含AI平台、大模型开发平台、絮凝剂投加智能控制等模块的智慧决策运营平台,实现生产运营的智能控制、数字管理和智慧决策,保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节能。建成后可再节约药耗电耗10%以上,将成为AI与工艺仿真深度融合的“数字水厂”。
创新攻坚:智慧水务的技术保障
花都水厂
从源头到厂区的核心技术突破与智慧管理升级,最终的目标是织牢城乡供水服务网络。公司将科技力量精准注入供水服务全流程,致力于让安全优质的自来水流进城乡的千家万户。
数智管理增效。公司正推进建设信息化二期浪潮综合管理平台,以项目为主线,财务为核心,充分考虑与人、财、物、计划、质量等系统实现一体化设计,构建覆盖全流程的一体化基础应用平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与业务协同水平。
全链AI赋能。公司通过深度适配企业需求与数据安全规范,实现国产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达到“数据闭环,安全可控”“业务导向,精准定制”“效率跃升,决策优化”。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大模型在供水全链路的智能化升级和水务全场景应用。
“建管服”供水新模式智慧标准泵房
智解供水末梢。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将技术创新嵌入“建管服”供水新模式全流程。在制订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打造智慧标准泵房、建成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建立“24小时远程监控+三班应急维保”机制的基础上,集成智能水质循环装置、引入智慧水龄控制仪与AI边缘控制器,推动智慧标准泵房从1.0升级至2.0,确保自来水“鲜活”入户。
从水处理核心技术突破,到花都水厂全链条智慧供水,再到公司全生命周期智慧水务生态构建,花都自来水公司正以系统性创新驱动智慧水务全链升级。每一步探索与实践,都锚定着“人民满意用水”的目标。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智慧场景、优化服务体系,筑牢供水安全屏障,让汩汩清泉承载更优水质、更稳水压、更暖服务,润泽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