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规模扩大却亏损加剧?
《诗经·大雅》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古老传说梧桐的灵性能够引来凤凰,故有“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之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城市供水企业当之无愧成为梧桐树的重要枝杆,为各地政府筑巢引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来,政府招商引资与城市供水建设是一个双赢的皆大欢喜局面。政府筑好巢,引来金凤凰,扩大城市供水面,为供水企业带来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在一些地方却走了样。个别地方政府为了种好梧桐树,在城市供水建设上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大量举债大干快上,过于超前发展导致供水企业大量设备闲置,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政策性亏损严重;有的在供水价格上给予重大“优惠”,水价打八折、七折甚至五折的并不鲜见。引资和政绩上去了,而这些城市供水企业举步维艰了。
据10月4 《中国供水节水报》载: 2008年上半年,河南省全省18个地市的供水企业有16个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88%,亏损额达到13471.1万元,许多供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资金链几近断裂,经营难以为继。令全省供水企业陷入“经营困局”有五大因素,而固定资产投入大、企业不堪重负被列为第二因素。
正是这固定资产投入大压垮了当地城市供水企业的脊梁。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在筑巢引凤的梧桐树的重要枝杆,也只有在引凤之时“受宠”一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配套供水管网大量投资建设。然而政府的公共财政对城市供水管网建设的投资不足,转由供水企业自身承担起主要投资责任。巨额的投资压力导致供水企业陷入困境。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供水企业总负债42亿元,平均负债率已达59%,负债率在70%以上的有7家。说句难听点的话,70%以上的负债率若在一般的企业,在这轮金融海啸中早就关门大吉了。幸好城市供水企业还有着关系千家万户、维护社会稳定的“护身符”,否则也逃避不了关门大吉的劫难。
从河南省供水行业来看,全省38个市共有4382.88公里的铸铁材质管网需要改造,按球墨铸铁管平均60万元/公里计算,总共需改造投资26亿元。另外,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于2007年7月1日实施,其中浊度标准由3NTU提高到1NTU,加上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大多数水厂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保证水质。由于长期亏损,负债率高,供水企业融资已非常困难,企业的建设债务得不到偿还,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没钱投资,近两年供水企业的发展已受到明显的限制。
由此不难看到,供水企业无法融资,管网无法改造,水质难以达标,连饮水安全都难以保障。如此的大干快上,焉有不亏损之理?
(作者单位:茂名市自来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