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改革开放30年茂名市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作者:柯艺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08-12-25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改革开放30年来,茂名市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供水设施建设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市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1978-1992年:挖潜改造阶段,加大河西水厂挖潜改造的力度,向挖潜改造要水量。

  茂名市是始建于1958年的新兴石油化工城市,在1963年11月19日才建成日供水0.2万吨的河西水厂。河西水厂建成投产后,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远远未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为此,市自来水公司多方筹集资金,连续多年对河西水厂进行扩建,到1990年日供水能力发展到9万吨。1990年至1991年完成了脉冲澄清池和虹吸滤池技改工程,日供水能力由9万吨提高到13.5万吨,初步缓和了紧张的供水需求矛盾。

  (二)1993-2000年:加快发展阶段,河东水厂的建设促进了茂名市城市供水迅猛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发展,城市供水需求剧增,建设新水厂已刻不容缓。1993年3月河东水厂动工建设。该厂是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的现代化的水厂,水源取自有高州水库。1994年下半年,河东水厂建设进入了安装调试,1995年7月15日一次性试通水成功,8月8日并网供水,从此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了23.5万吨。1998年建设河东水厂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10万吨)和水东开发区输水管线工程,日供水能力提高到33.5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从市区拓展到茂港区。

  (三)2001-2008年:优化供水阶段,老城区管网改造投资增长加快,市区形成了水量够、水质好、压力足的良好供水局面

  城市供水的超前发展,给市自来水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经营十分困难。为实现城市供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公司在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优化城市供水,改变市区供水管网设计为单一水厂供水的“枝状”布局。实施了“东水西送”工程和水东输水管线支管配套管网改造工程。两项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到2007年全面竣工通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市区形成了环状的供水管网布局,供水安全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

  经过30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茂名市城市供水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形成“水量够、水质好、压力足”的良好供水局面,为茂名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供水能力极大提高,对茂名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截止至2007年底,市自来水公司已发展成为年售水量3938.68万立方米,是1978年年售水量1359万立方米的3倍;年产值6792.65万元,是1978年年产值203.8万元的33倍;生产能力33.5万立方米/日,是1978年生产能力4.4万立方米/日的8倍。  

  ——供水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供水管网四通八达,供水范围实现了从城市向周边城郊覆盖。目前拥有供水管线400多公里,是1978年供水管线14公里的28倍,市区供水管网由简单的枝状管网逐步发展成为“东西联通”的环状管网;供水范围从市区拓展到市郊新坡、高山、公馆、天安洪山等乡镇,并随着市区至水东开发区输水管线的延伸,供水范围延伸至茂港区;供水面积达53平方公里,用水人口48.7万。

  ——城市供水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构建了和谐的供水环境。在抓好城市供水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市自来水公司积极抓好服务质量软件建设。1991年晋升为企业管理省级先进企业;1998年施行城市供水服务社会承诺制度,成立了“广东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茂名监测站”并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水质检测项目从过去的28项增加到75项(其中65项通过了认证),供水质量优于国家标准;通过开展挖潜降耗增效益活动,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报装、收费投诉一条龙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茂名市自来水公司)

索引号:A-2488 作者:柯艺
分享到:
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