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中山援建汶川赞歌

作者:葛瑞章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09-06-09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去年的五月十二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八级强烈大地震,灾难发生后,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对灾区基础设施的援建工作中,为汶川漩口镇援助建设一座自来水厂。

  集团公司援建漩口镇的供水设施规模为1500立方米/日,预计投资1500万元,能满足漩口镇近十年发展的需求。

  具体援建单位:中山公用事业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

  时间要求:计划在2010年春节前竣工投产。

  供水公司在2008年10月20日接到承担汶川县漩口镇供水设施援建工程实施的任务,当天,一个由林灿华总经理为组长的援建四川省汶川县漩口镇供水设施的专项工作小组成立了,吴淑武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有何延涛、陈忠、徐嘉樑、顾松。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现场工程项目小组,吴淑武副总经理任组长,何延涛、顾松、杨大森三位同志为小组成员,项目小组成员常驻漩口镇,配合施工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等工作。

  2008年10月底,确定援建工程的水厂工艺设计单位为中山中源给排水有限公司。为了尽快确保漩口镇规划区、赵家坪等自然村的供水方案,2008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中山中汇集团谭董、水务事业部林灿华常务副总经理、供水公司郭敬谊副常务副总经理等公司领导,数次带领工作小组及工程设计人员到汶川县漩口镇现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爬山涉水,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原有供水设施的损毁情况等现状资料。

  2008年11月中旬,确定了供水设施援建工程的初步方案设计。同时完成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个供水设施援建工程概算约1500万元。

  2008年11月26日,供水设施援建工程的设计方案通过了由建设局、规划院等组成的专家评审。针对灾区重建工作百废待兴、水厂建设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经现场勘察及参考省内外多座农村小型集中式水厂的运行管理经验,采用经济适用、稳定可靠的混凝沉淀及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厂区建筑结构采用先进的隔震技术,合理优化结构布置,使其抗震达到8度抗震设防,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震灾害的破坏。

  近35km的供水管道不但可以满足集镇片区的供水,同时满足集中村、赵家坪村、宇宫村、麻溪村和油碾村的1000吨/日的山泉水供应,确保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2008年12月,经招投标,确定了供水设施援建工程的施工单位为中铁二局和监理单位为中山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08年底,基本完成水厂的施工图设计。

  2009年1月8日,中山市委副书记彭建文、常务副市长谢中凡等领导带队,中汇集团党委副书记徐伯华、供水公司林灿华总经理和郭敬谊常务副总经理等亲到汶川漩口镇参加了中山市九个援建工程项目的奠基典礼。

  按照温总理的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灾后重建工作,三年任务要求两年完成”。在此情况下,供水设施援建工程也同时要加快实施进度,力争在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2009年2月9日,现场工程项目小组成员进驻漩口,工程正式全面铺开。

  几个月过去了,我们的援建工程进展如何,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又是怎样?5月21日中午,我们来到了漩口镇,由现场项目施工人员何延涛、顾松陪同,来到漩口镇供水设施取水口。处在半山腰的取水口设施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附属设施正在建设中。

  沿着拐拐弯弯的山道,赶往援建的新水厂。眼前是一排新建筑,一字排开。办公楼三层,建筑式样采用少数民族羌族的建筑风格,外墙已经完工,内墙正在装修,其中配电间已安装设施。

  紧靠办公楼的是反应沉淀池、滤池,最右边的则是清水池,已经顺利完工。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水厂用了三个月时间建成!我们的工程建设人员克服了多少想象不到的困难。

  汶川县漩口镇地处紫坪铺库区,位于汶川县东南部,同都江堰市接壤,北距汶川县67公里,地处国道213线,东、北两方与映秀镇连界;从都江堰到漩口这段路的交通是最繁忙的,加上国道在地震中也受到较大的破坏,所以道路塞车是常见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现场项目施工人员基本不出漩口镇。为了避免塞车而影响工程进度,工地浇筑混凝土时,常常在下半夜进行。

  漩口镇水厂的取水口在六公里以外的八角庙村,厂区内建筑及构筑物为带状布置,而前后为民居,施工场地狭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对施工组织要求极高。在浇筑滤池和沉淀反应池时,曾经来过两部混凝土泵车,看到这种环境,都不敢工作而放弃。目前施工结束的原水管是从取水口沿着两座山之间的峡谷铺设,地势非常险恶,几乎没有一块平地,山上的石头随时会滚下,山泥坍塌的现象时有发生。

  顾松说,自从来漩口执行援建任务后,他和未婚妻就每天一次联系,有一天晚上未婚妻七点多打电话,一直打到半夜也打不通,一夜睡不安,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他和何延涛跑到很远的一个山头上打电话,才有信号。杨大森也因那几天和家里联系不上,母亲说要亲自到四川找人了。因为时有余震发生,家里人怕他们有个三长两短,儿行千里母担忧呵。四月份一次余震,顾松被晃醒,直到天亮一直不敢再睡。

  最困难的还是天气。春节过后,当地就进入了春天,经常是浓雾缭绕,阴雨绵绵,特别是进入3月后,雨水更多。我们和施工单位一起,占晴天抢雨天,争分夺秒,保证工程进度。

  现场工程项目小组刚进驻漩口时,住板房,生活条件非常差,曾经3天都没有洗过澡。有时冒雨在工地干,雨水和着汗水,晚上没水洗澡,衣服沾在身上,吃了饭往床上一躺不想动了。

  厕所距住地五六十米远,天气冷,四周黑漆漆的,几个大男人出门也难免胆战心惊。后来,租住在集镇的民房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公司领导非常关切这次援建工作,多次到现场看望,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还给现场项目施工人员每人买一份保险,让我们无后顾之忧。

  目前援建的新水厂已经完成80%的工程量,办公楼的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中,只有门卫的施工及厂区的道路、绿化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取水口已完成工程量的85%以上,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可以正常取水,围墙等附属设施即将展开施工。原水管已试运行通水(由于集镇的道路还没有实施,故有部分为临时管道)。集镇的供水管道因集镇道路还没有施工而无法铺设。供应集中村、赵家坪等5个村的原水管道也在抓紧实施过程中。

  5月12号,我们援建的新水厂顺利实现通水试运行!援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我们的援建项目现场施工人员,为了灾区人民早日饮用自来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那艰苦的环境里,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兼程。他们的亲属,有的独自带着小孩,带着老人;有的为援建项目而推迟婚期,等待男朋友早日平安归来,无怨无悔。当赴川援建任务向他们下达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要求,打起背包,挥挥手,告别家人,踏上漫漫援建路。

  岷江奔流依然,朗朗夏日,万物竞发。公路两旁的山坡上,油菜熟了,累累果实黄灿灿迎风飘舞。

  (作者单位: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

索引号:A-2898 作者:葛瑞章
分享到:
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