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明年4月建成通水
在4月27日日召开的东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会议上,副市长李小梅称:将实施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合理调整和优化水厂及供水管网布局。该工程计划明年4月建成通水。
中期评估 居珠江流域首位
连日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崔伟中率评估组共16人,对东莞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工作进展进行评估。东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会召开。
“此次来莞评估的目的,是为终评做基础,看看有没有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崔伟中肯定了东莞在试点期间所做的努力。据介绍,2008年,东莞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2010年至2012年,是东莞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期。东莞试点现已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综合得分位居珠江流域首位。
会上,副市长李小梅作工作汇报。她提到,东莞现状用水总量已超过广东省东江分水方案分配给东莞的控制量,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的需水量只能依靠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解决。
水源单一 状况有望改变
目前,东莞90%以上用水依赖于东江取水,对于几乎没有应对连续干旱年和突发水体污染事件的安全储备水量的东莞而言,改变单一供水水源问题,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评估会上,李小梅表示,目前,加快节水减排工作是缓解东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她说,“将实施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计划2012年4月建成通水”。李小梅还表示,下一步将以东江水源为基础,以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为骨干,以境内水源调畜为补充,合理调整和优化水厂及供水管网布局。
联网工程 或可接“西水东调”
广东省水利厅前不久透露,广东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236亿实施“西水东调”工程,以解决广州番禺和南沙区、东莞、深圳等城市严重资源性缺水问题。
近日,记者从东莞水务局获悉,根据本地出台的《东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20~2030水平年,强制节水方案预测东莞需水量在25亿m 3左右;按照基本节水方案,需水量在29亿m 3左右。然而,根据《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东江流域分配给东莞的水量约为20.95亿m 3。
目前,东莞市水资源面临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江三角洲河网区及中西部沿海片区。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长安新区等区域未来对水量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东莞建议“西水东调”工程能重点解决这两个片区,并可考虑与正在实施的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进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