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广东存水质性缺水 污水稀释成饮用水需8倍水源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1-05-26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亟待治理的中小河流、破败的农田水利、千疮百孔的海堤、贫乏的水资源……从4月下旬起,本报陆续推出一组题为《问策广东水利》的深度报道,引起了水利主管部门、读者、地方政府官员的强烈关注。

  就南方日报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的话题,南方日报社社委王垂林在开场白中表示,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跟自然既斗争又和谐的过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现在我们的水利问题也碰到了很多新的情况,需要有新的思路来推进我们整个水利的改革发展。

  省水利厅副厅长林旭钿表示,今后,广东省水利部门将从防洪、水资源、水环境的调节、法规制度建设四方面着手,为整个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可持续的水利基础保障。

  “十二五”拟投1500亿大兴水利  设施薄弱

  主持人:在为期两个多月的专题采访中我们发现,广东尽管在大江大河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基本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海堤堤围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今后一段时间如何补长一系列短板,同时又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探索广东治水新的思路?

  林旭钿:南方日报策划的问策水利深度报道,深入基层,直面问题,剖析原因,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策划报道的这些问题,总体上我认为还是实事求是的,也是广东水利目前要解决的一些薄弱问题。

  黄小平:从我们县来说,通过实施城防工程一二期,现在将县城扩大了一两倍,原来我们县城才3.5平方公里,现在差不多10平方公里了。我们防洪工程修到那里,那一片就可以发展起来,这是基于我的实践得到的体会。我们县一个地方,通过小流域治理,生产安全了,老百姓生活放心了,现在在那里又搞了一个旅游区,将古村落发展起来了,环境改善了,水环境改善了,老百姓高兴。由于治水,给一个地方带来了发展契机。

  林旭钿:修水利,资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今后的10年平均水利投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按照这个标准测量,广东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投入水利建设的资金将达到1500亿。目前,省财政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资金来源。

  针对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省里在水利建设上也会制订差别化的政策,给予分类的指导和扶持。同时还会采取一些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地方积极性大、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优先开展工作、优先安排项目,一起来推动整个十二五水利的建设。

  污水稀释成饮用水需8倍水源  资源紧缺

  主持人:有网友说环保部门开始重点整治重金属污染,请专家谈谈广东江河污染的情况。

  万洪富:我知道广东省境内水质主要超标是COD、BOD、氨氮等,但是重金属也是评价水质的标准,据我所知,一般情况下水的重金属不超标,在一些江河的下游,甚至是接近海域的地方,枯水期可能有个别元素超标,但不是很严重。

  林旭钿:我们全省的江河水系应该说总体还是好的,但是三角洲一些水源承接了工业污染,水质比较差,一些地方可能含有重金属的成分。我们在规划里就是将提供水的河网跟排水的河网相分离。我们现在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污染,氨氮、大肠杆菌等,但经过过滤基本还是达标的。在农村供水这一块,因为这几年我们实施了全国的饮水安全供水计划,目前纳入规划的1645万人已经解决了1040万,剩下的600万会在2年内彻底解决。

  主持人:广东缺水,有一部分是资源性缺水,另外就是水质性缺水,尤其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林旭钿:广东的水质性缺水问题是存在的,广东很多水资源的问题,其实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所产生的,比如说粤东练江是一千多平方公里小河流,普宁、潮南、潮阳的人口六七百万,在这样一个环境支撑条件非常脆弱的地方,污水处理也比较滞后。即使是那里的污水处理厂也像大城市一样上去了,但是排出来的污水,想通过江河稀释,作为饮用水的话,要有8倍的水源,以目前的人口和治理条件,像这样的中小河流很难支撑下去。

  万洪富:我觉得当地政府只注意GDP、不注意水质的保护还是有关系的。现在污水的负荷比较高,而人口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政府要加大力度治理。如果不治理的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政策层面支持水权交易  体制创新

  主持人:长期九龙治水的现象困扰着跨界河流污染的治理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广东近年来在这方面有何探索尝试,各位对创新治水的模式有何建议?

  林旭钿:在这方面,东江实施了整个流域的统一调度。每年根据流域的来水量、东江三大水库的蓄水量,来制订整个枯水的调度方案。与此同时,东江还制订了分水方案,这等于给流域内各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制订了一个用水总量的红线,并借此来淘汰一些落后的、耗水量大的产业。

  万洪富:我认为同一个流域不同行政区域,应该共同享受流域的资源,当然也有义务共同建设和维护生态环境。

  钱燕:国外成立了流域管理局,他们统筹水资源管理的权力很大。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来讲,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于水患的治理还是以地方行政区域为主体。像美国这些地方的流域管理局,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所以他们在这个方面比较成熟。将来能否从流域角度负责对一些水问题管理、处理,我想随着我国发展,这些方面的工作可能会逐步推进。

  林旭钿:我们从政策层面支持水权交易,虽然目前没有明晰的法规和政策,但是在一些流域做了有效的实践,比如说黄河流域。内蒙有很多黄河灌区,规模很大,企业拿出钱进行灌区改造,搞节水灌溉,喷灌或者是滴灌,将农业用水转到工业用水,企业转移一部分钱给他们,实现了双赢。我想东江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每一个市可以调节的空间不一样,东莞、深圳基本上没有什么农田灌溉,农业节水已经不太可能挤出多少,但是河源、惠州可能有这样的空间,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省出来。在政策导向上我们是支持这样的改革的。

  西水东调不会加重水价负担  热点回应

  以前西江水主要是给珠海和澳门,去年广州成功实施西江引水工程,按照广东“西水东调”的计划,将来佛山、东莞、深圳都将到西江取水,不少网友担心一条西江会不会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西水东调后会不会推升水价。

  林旭钿表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水资源布局和产业布局不匹配。伶仃洋经济带东部的深圳、东莞和广州,GDP占全省的60%以上,但东江一年却仅有200多亿立方的水资源,大概是西江的1/10。从西水东调之后,取水量约占西江4%左右,如果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起来后,会进一步的提高枯期的流量,取水量大概占西江的3%。总体规模来说,并不是太大。西水东调后,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取水条件都是会得到改善的。作为广州来说,西江引水也不仅因为城区污染,广州常住人口已经接近1500万了,单靠流溪河几千平方公里的流域根本无法支撑,即使没有污染的问题,水量也支撑不了。

  林旭钿透露,目前西水东调工程还在规划阶段,工程的成本还在测算中,但是作为地方的水资源战略,为了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一定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政府加大一些资本金的投入,也可以将水价控制到合理的水平。

  内涝整治规划已经开始试点

  去年5月广州一场大雨,光是停车场浸水,汽车损坏的损失就超过了一个亿。城市内涝在不少地方成了影响百姓生活的一大顽疾。不少网友关心,城市内涝的问题今后将如何解决?

  对此,林旭钿表示,通过前一轮的水利建设,城市在防洪这一块是建立起来了,像广州的基本防洪能力达到了200年一遇。但是内涝这一块的应对能力还是不高的,这与城市的急速扩张有一定的关系。林旭钿透露,目前,我省正在做内涝整治的规划,其中有几个试点,已经是在推动了。一个是番禺的亚运村,去年在亚运会之前已经投入,现在在做一些收尾的工作。还有就是博罗。广东正准备启动全省内涝整治规划,进一步统筹涝区的建设。

分享到:
发布:杨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