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拟推供水行业标准化 村级水厂整合成75家
东莞上百家村级水厂目前已淘汰整合至75家,南城水务有限公司即将被东江水务公司全资收购。昨日,东莞市水务局披露了全市供水一张网的最新进展,东莞供水行业将逐步实行标准化管理。
南城水务将被全资收购
供水一张网并不意味着东莞只有一家供水企业,而是指“水资源统一配置,供水统筹调度,城乡供水水质、服务、安全同标准,中心城区同价”的一种供水系统格局,保证全市安全优质供水。
供水一张网工作以市区为供水资源整合突破口。目前市区供水一张网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东莞市市区供水规划及管网改造规划》已完成招标,编制工作即将启动,将从技术的层面指导大市区供水系统优化工作。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成功收购了原莞城自来水股份公司,对莞城供水系统进行了统一管理调度。2010年对南城水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托管,目前已基本完成资产评估工作,近日将签署收购协议,以全资收购方式整合南城水务有限公司。
对于东城和万江两街道办的供水企业,东莞市水务局和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已与属地镇政府进行了初步磋商,明确了整合意向,万江街道办还承诺将先行完成辖区内村级水厂的整合工作。
未来水务局将会同东莞市国资委和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组成工作小组,加快推进东城和万江街道办对属下供水企业的审计与清产核资工作,并确定选择参股或净资产评估收购的整合并购方式。
各镇街也在逐步完成村级水厂整合,由镇级供水企业统筹经营辖区内供水,实现“一镇一水企”的工作目标。这是东莞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的重要环节。目前各镇街“一镇一水企”的整合工作已在积极推进当中,全市村级水厂已从原来的100多间淘汰整合至现在75间。
供水行业将设行业标准
水务部门表示,未来将开展全市供水行业的标准化研究,实施特许经营制度,落实供水一体化管理。
水务部门将加快制定供水行业标准体系,明确界定政府对供水企业的要求和目标,强化和深化供水行业管理,履行政府管理的责任。
供水行业标准化体系应该包括政府的监管标准和行业的技术标准。水务局将对行业的经营管理、设施维护、水质目标、服务准则、安全义务等逐项进行规范明确,通过强化政府对供水企业的管理要求,实施供水标准化管理。
水务部门再次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符合东莞实际的供水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实施供水特许经营制度的方式,调整市镇两级政府、政府与水企、水企与用户之间的责任定位,特许经营制度将对供水营运主体、营运范围、水价机制、服务目标、营运期限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进行规范并实行目标考核,实现政府的有效监控,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目前行业标准化管理框架已在搭建中,未来将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标准。今后对供水企业的监管,将以具体的管理标准为指导、考核依据,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监控,最终实现同城同价同质的目标要求。
水务部门还将加快组织编制全市供水管网联通规划与设计,指导各镇街实施与周边镇街供水主干管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全市供水系统应急保障率。
相关
村级水厂水质堪忧
昨日水务部门披露,东莞目前有约500个水质监测点,监测范围覆盖供水全过程。
明年7月1日,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强制执行,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并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主要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或有潜在危害的农药、环境激素等指标上有所增加,同时提高了浊度、微生物等指标的标准值。
水务部门表示,东莞作为主要水源的东江东莞段水质正常情况下达III类地表水标准。近年来,饮用水源水质每况逾下。氨氮、铁、锰、有机物、耗氧量等指标超标。作为备用水源的9大水库,水质指标均已达到轻度富营养级别,原水水质安全保障堪忧。
在水源水符合III类地表水标准的前提下,东莞大部分水厂的制水工艺基本可以应对。据2010年以来的监测数据显示,东莞市东江水务公司属下的水厂出厂水常规项目水质合格率为99%以上,镇级水厂出厂水常规项目水质合格率为96.2%。但在水源水质不稳定的情况下,部分镇级供水厂,特别是村级水厂受运行维护、自控水平限制,出厂水水质难以保持稳定。目前村级水厂的出厂水常规项目综合合格率只有89.1%,无法满足水质新国标的水质要求,超标的项目主要是余氯、氨氮、浊度、总大肠菌群。
受长距离的管道输送,管道老化等因素影响,导致用户终端水与出厂水水质亦存在差异,主要超标项目是浊度、色度、余氯和总大肠菌群,东莞供水管网输配环节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数字看监测
目前东莞共设立了17个水源监测点,124个出厂水监测点,近300个管网监测点,20个二次供水监测点,监测范围覆盖供水全过程。东莞市水质监测中心对这些监测点进行每月一次常规抽样监测,每季度一次多项抽样监测,仅2010年就检测水样近4000个。
东莞还建立了全市供水水质预警体系。大部分市镇级供水企业自身设置了水质在线监测点,有效地发挥了水质预警作用。今年东莞市水质监测中心还新建了3个水源水,2个出厂水,3个管网水,共8个水质在线监测点,在线监测点的监测项目最多达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