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深水集团对污水厂应急除臭90天立竿见影

作者:深水 来源:中国水星 发布时间:2006-09-26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一个多年都没有解决的臭味问题,通过90天的艰苦努力就基本消除。深圳水务集团投资2500万元组织实施的滨河污水厂除臭应急工程,从今年6月13日开工到9月初竣工,前后只用了90天时间,周边居民都说,闻不到臭味了。

  背景:老污水厂不堪重负臭气大

  滨河污水厂是深圳市最早兴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共有三期工程。一期建成于1984年,二期建成于1987年,设计处理能力各为2.5万吨/日,工艺流程最先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后来改造为以除磷为主的A/O法。三期建成于1997年,设计处理能力25万吨/日,工艺流程采用AB法,B段采用三槽式氧化沟。目前这里每天接收的污水量约30万吨(污水来自罗湖和福田的中心城区),为深圳市水环境治理和城市排污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老厂不堪重负。城市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污水大量产生,污水水质不断恶化,污水的臭气开始在这里积聚爆发,周围居民苦不堪言,过往市民也颇多怨言,社会一直强烈关注。

  1999年底原深圳市排水管理处和深圳市自来水集团合并组建水务集团后,深水集团对滨河污水厂的臭味问题高度重视。2003年,深水集团投资对深圳河与滨河污水厂周边地区的臭源问题及控制对策进行立项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加上受到建厂时期的技术和资金限制,滨河污水处理厂一、二、三期建设均未考虑除臭措施。随着进厂水质日益恶化,并超过设计水质指标,该厂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生产污泥量越来越多,臭气日益加重。

  治理:五年五大步臭气年年少

  摸清了臭源,对症下药就好办了。首先把污泥除臭。2002年,深水集团投入160万元对滨河污水厂臭气最重的污泥浓缩池进行全封闭改造,将池里散发的臭气集中抽排到臭气净化设施处理后排放,一下子把污泥A段浓缩池产生的臭气去除了85%。

  2003年,深水集团又投入1200万元对污泥脱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扩建了污泥脱水车间,建造了污泥料仓,把原来开放式污泥脱水和泥饼露天堆放变为全封闭式生产,污泥处理过程中向外扩散的臭气少了许多。

  2004年,深水集团再投入资金,把滨河污水厂的全部污泥运输车进行全封闭改造,这样污泥运输过程中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大减轻了。

  2005年10月,深水集团进行了滨河污水厂污泥工段除臭工程的招标工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除臭法治理污泥。工程于2006年2月开工,在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深水集团投入近500万元,采用生物除臭法对滨河污水厂的主要臭气源污泥工段进行封闭除臭治理,先后对脱水机房料仓顶部、卸泥间、A段前浓缩池、后浓缩池、匀质池产生的臭气进行了除臭处理。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奋战,这项工程于今年8月正式竣工启用。

  据深圳市环保监测部门测试,调试期间除臭系统的出口硫化氢浓度已低于0.06mg/立方米,除臭效果十分明显,红岭南苑、鹿丹村、滨江新村、滨河中学、滨河小学、上步小学等地带臭气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成效:应急除臭九十天立竿见影

  从2002年到2006年初,深水集团连续投入巨资对滨河污水厂进行除臭处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国家环保总局对污水处理厂处置的相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年9月下旬,深圳市将迎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滨河污水厂的臭气治理被列为本次检查的重中之重。对此,今年4月28日,深圳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会议决定对滨河污水厂实施除臭应急工程,要求以迎检为契机,彻底解决滨河污水厂的臭气污染问题。

  5月23日工程开始启动,深水集团的战略合作方世界著名水务企业法国威利雅提供了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及设备。6月13日工程正式开工。深水集团投入数百名精兵强将,顶着酷暑高温和台风暴雨,克服各工序穿插施工、施工机械交叉作业等困难,加班加点连续鏖战90天,终于赶在国家检查之前圆满完成任务。

  工程施工期间,深圳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现场督查鼓劲。深水集团高层把这一应急工程视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形象工程,精心组织,全力以赴。集团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作立项、施工设计、方案报送、设备采购、合同谈判等前期工作。

  准备足了,施工就快。几个最臭的部位很快就加上了大盖子,全封闭起来,再用抽风机把臭气抽到近10米高的酸塔碱塔进行除臭处理。

  措施立竿见影。经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测试,北区除臭系统排气口硫化氢浓度低于0.008mg/立方米,南区除臭系统排气口硫化氢浓度低于 0.012mg/立方米,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滨河处理厂的两个主要臭气源得到有效控制,除臭效果显著。滨河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红岭南苑、鹿丹村、滨江新村、滨河中学等小区居民及学校一带的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计划:2010年彻底根治臭气污染

  据深水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彻底根治滨河污水厂臭气污染问题,深水集团已经制定计划,将于明年投资3.5亿元对滨河厂进行全面改造。

  全面改造将是大手笔,主要工程有两项:一是增加三期深度处理工艺,以进一步去除BOD、SS、TP和粪大肠菌群等,以满足排放要求;二是拆除现有一、二期工程,新建规模为18万吨/天,出水达到一级A的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一、二期改造工程计划于2008年投产,届时滨河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将达到一级A 标准,周边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

  南山污水厂开建除磷脱氮工程

  作为深圳市污水排海系统的核心,南山污水厂自今年7月20日开工建设二级生化处理即除磷脱氮工程以来,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挖土量15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底前将完成30%的工程量。深水集团有关负责人称,南山污水处理厂3年改造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特别是作为向海域排放的污水处理厂,其处理等级、排放标准在国内外都不多见。

  深圳市污水排海系统于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工程实施10多年来,南山污水厂的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量已大幅提升,实际污水处理量现已攀升至53万吨/日。南山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工程被列为深圳市治污保洁重大工程,由深水集团投资建设,工程总规模为73.6万吨/日,将分期实施,首期实施的工程规模为56万吨/日。工程计划于2009年7月建成,届时经过预处理(一级处理)、MUCT生化池生物降解、重力沉淀及紫外线消毒等处理后,出厂水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大大提升污水排海水质,净化珠江口海域的水体环境。

  盐田污水厂处理污水同期增长71%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污水处理率,在盐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深水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大幅提升盐田污水厂的进厂水量,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3月以来,进入盐田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大幅增加,平均日处理量达4.4万立方米,累计处理污水405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71%。

  盐田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2万立方米/日,自2001年12月建成通水以来,生产运行稳定,污水处理量逐年稳步提升,出厂水和泥饼的各项指标均能够保证达标。去年底,深水集团积极配合盐田区政府和盐田区农林水务局,圆满完成了盐田河截污工程的建设任务,将盐田河流域的污水截入污水管网系统,并正式启用盐田污水泵站,将盐田河流域和大梅沙片区的污水提升至盐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同时,深水集团对服务区内的污水管网系统进行了全面普查、疏通、维护及改造。还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盐田污水厂的生产运行管理,优化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和技术,如加建紫外线消毒设施,加建隔油池,加装曝气器,改造三号池等,确保在污水量大幅增加后出厂水质更优。

  滨河污水厂污水处理量将提高10%

  受深圳市水务局委托,由深水集团组织实施的滨河厂三期提高处理能力应急改造工程,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之中,该工程完成后将使滨河污水厂三期处理能力提高10%。

  根据深圳市污染防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蔡屋围泵站和华强路到爱华路的污水共约7万吨/天将于近期进入滨河污水处理厂,滨河厂将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同时滨河厂一二期将拆除扩建成18万吨/天的规模,由于目前还不能实现污水在厂内的调配,急需提高三期处理能力,以尽可能提高施工期间的污水处理量。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实施滨河厂三期提高处理能力应急改造工程。

  应急改造工程主要通过以下工程措施提高滨河污水厂三期处理能力:一是在滨河厂三期氧化沟的中沟投加30%φ100的填料7766立方米(即中沟的填充率为30%),以提高氧化沟系统生物总量;二是在氧化沟中增加曝气系统,以A段曝气系统的2台鼓风机向氧化沟中沟供气,增加曝气量。

  三期应急改造工程总投资1660万元,于5月29日正式启动,目前两条氧化沟均已改造完成。预计投入运行后,污水处理水量可提高10%,出水氨氮由原来的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B标准,为进一步改善深圳河水质发挥作用。

  四大污水厂一一实现紫外线消毒

  今年,在深水集团的努力下,滨河、罗芳、盐田、南山四大污水厂先后完成了紫外线消毒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

  据了解,目前,总处理能力达122.2万吨/天的四大污水处理厂均已完成了消毒设施建设,经深水集团水质检验中心检测,四个污水厂出水粪大肠菌群全部合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