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可流的渭水
渭河之水滋润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可是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过一二十年渭河已不成其为河
无水可流的渭水
下游——污染、倒灌、淤积
“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这是2006年8月27日东方网-文汇报上一篇文章的题目。其中关于渭河,这样写道:“渭河从甘肃进入陕西境内的宝鸡时为二类水质,但宝鸡以下全程污染逐步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已全部变成劣五类水质,群众形容陕西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
今年6月,我从西安出发,走访宝鸡市和渭南市境内的渭河。我的镜头摄入的,是宝鸡峡水电枢纽上那干裂的泥土。宝鸡峡水利枢纽的工作人员和水电站边的老乡告诉我们,那里一年有8个月是这样。而就在大坝的右壁上,写着“保护水源,人人有责”的大字标语。
在渭南的华县,渭河里的水是上游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生活污水汇集而成的。我们在那里呆了一会儿,眼睛就有睁不开的感觉,嗓子难受,气味更是让人无法多呆。
华县的渭河河床上有两座三层桥,所谓的桥上桥。这两座桥记录着河水“溯流倒灌”后积满淤泥的河床。当地环保部门的人告诉我们:“我们这儿干旱时无水,涝时就是大灾。”
在渭南市,政府花1.2亿元修的污水处理厂,因没有运转费,风吹日晒已有些时候了。总工程师和我们谈起时,一再地叹气,他说自己现在天天睡不着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每个月要上来的排污费,连还贷都不够。
关中——旱、脏、涝
2000多年前,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形容长安周边的河流风貌,“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此八川即泾、渭、灞、、沣、涝、、八条河流。八水与远郊县区的诸河流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水系网,除增益河山险固之外,在灌溉农田、方便运输及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也为大都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西安在以渭河为代表的八水冲积而成的千里沃野上历经千年,造就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花样年华”。
可是渭河怎么就成了我镜头中的这般模样?西起宝鸡峡口,东至泾河西岸,全长181公里的水利工程始建于1958年,大坝全长208.6米,高50米,库容为5000万立方米,每年调节放水3到4次,宝鸡峡引渭灌区是陕西省内最大,也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如今制约其设施完全发挥作用的是水源问题。
站在大坝上俯瞰,渭河河道上只见干枯的河床、裸露的石头,及多次因泥沙淤积而淹没或即将淹没的桥上加建的“桥上桥”。其中一座叫遇仙桥,1961年建成,1969年加高3.05米,1974年再加高3.35米。当地老乡告诉我们,因修建黄河三门峡水电站而造成渭河“溯流倒灌”,使得淤泥积满河床,淹没桥梁。这样不得不造的“桥上桥”在渭河下游尚有多处。
西安的“八水”,有的成了垃圾河,有的成了臭水沟。我们国人都知道“泾渭分明”之说,今天泾水、渭水依然分明,却不再是浊与清的分别,而是黄与黑的分别。泾、渭两河分别由黄土高原流入的水与城市排出的污水交织而成。对西安来说,沣河、泾河、渭河、黑河等几条过境河流是西安农村灌溉的重要水源,其中尤以“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渭河的灌溉面积最广,西安的四五十万亩农田都是靠渭河养育和滋润。令人惊诧的是,正是这灌溉面积在八水中排第一的渭河,其水质在各河流中却排在倒数第一。
生态来水减少、源头污染企业“越关越多”、西安市的生活污水被源源不断排放到渭河中……这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渭河水质的严重污染。据陕西当地媒体报道,渭河不但水质全部都是劣五类水质,而且各项污染物也严重超标。更令人震惊的是,渭河中源源不断的大部分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成为沿岸农村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
我们在渭河边采访时,不时有周围的村民围过来告诉我们,“现在都是靠天下雨浇地,除非旱得非用渭河水浇地时,才浇上一点点,只要麦子不旱死就行。”“用这样的垃圾水浇麦子,一浇多麦子根就腐烂了,嫩菜苗根本不敢用这水浇。”“就连井水都被污染了,浇地盐碱含量特别大。”……
据2006年5月10日的《中国环境报》报道,渭河进入关中,高耸的宝鸡峡大坝拔地而起,渭水被引入灌溉渠道。可是渭河河道已无水可流;千河、石头河等上游皆有水库,河道同遭断流;从宝鸡峡大坝到渭惠渠首80多公里,渭河已不成其为河。从渭惠渠首往下直至渭河入黄河段,沣河、漆水河污水横流,南山小支流或干涸,或被污染,注入渭河的多为城市污水。渭河已丧失了稀释净化污水的能力。
从陇西水文监测站提供的数据人们又可看到,从渭河源头到渭河流出陇西境内的180多公里的河道里,每年有180多天无水。
历史上,从蓝田猿人的旧石器时代到以仰韶文化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再到以龙山文化为特征的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的进化过程与渭河息息相关。渭河生命的印迹,早已烙在我们先祖陶器绘画图案上,展示在甲骨文刻画的轮廓中,浸透在磨制加工石斧骨锄的手艺里。
陕西环保局的朋友告诉我,渭河水系曾经水源充裕,水流丰沛。作为干流的渭河连接黄河,内河航运相当发达,除了用于农业灌溉,主要承担着漕运,是西安这个千年古都重要的交通生命线。史载宋代秦岭北麓的斜峪关曾经是造船业中心,年产木船600余艘,足见那时的关中平原,水路交通发达,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而今,当年浩浩荡荡的渭河,已成为大半年无水的“季节河”。半个世纪前,渭河在渭源县城东的清浊合流处,一般流量每秒6-7立方米,汛期流量有每秒50-60立方米,现在一般流量不足每秒1立方米。渭河在渭源县境内有7条一级支流,可是出县境时,水即用光,河即断流。
渭河水源枯竭首先表现在上游径流量锐减。宝鸡峡林家村是渭河流至关中进入中游的第一站,据林家村水文站记录,1950年代以前年均径流量为25.6亿立方米;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平均年径流量为22亿立方米;而1990年代年平均径流量下降到13亿立方米。1949年以后最大年径流量为1964年的78.55亿立方米,最小的年径流量为1997年的5.63亿立方米。
今日渭河严重缺水,而渭河的水患同样让人深深地忧虑。
2003年8月24日,一场特大洪灾突然降临陕西渭河流域,洪灾持续到10月5日。在洪水肆虐之下,数十人死亡,20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大量农田、村庄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虽然距那场灾难已有3年,但当地人说起来还是心有余悸。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住在“水盆”里呀。
洪水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华县环保局的人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说:“渭河都成了悬河,河床比我们的地还高,能不说我们是住在水洼子里吗?”
渭河边的老乡还告诉我们,从2003年到2005年,他们那里是“三年两大灾”。去年春天抗旱,到了秋天眼瞅着玉米就能摘了,突然洪水下来,一个棒子也没能拿回家。在当地,老乡们传说着这样的话:“兴建三门峡大坝必将造成水灾搬家”。这似乎正在印证40多年前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的预言。
40多年转瞬逝去,从建设之初就引发争议的三门峡大坝,在洪灾悲剧的伤痛声中,在各方利益的不同诉求之下,争议已远远超出学术本身。
应该说三门峡水库建成以来,贡献是巨大的。可是多年高水位蓄水运行,加之上游水土流失,造成库区泥沙严重淤积,形成“悬河”。黄河发大水,向渭河、洛河及其南山支流倒灌、淤积;渭河发大水,泄洪不畅,同样朝支流倒灌、淤积。河床在抬高,河堤在加高,连桥也在不断加高。渭南的华县、华阴、大荔以及西安的临潼等低洼易涝地区,均处在决堤即淹的危险境地。
专家介绍,三门峡水电站运行以来的40多年里,洛河下游淤积泥沙2.7亿立方米;渭河泥沙淤积已延伸到咸阳市区,总量约13亿立方米,下游河床抬高约5米。
从这些年媒体上的不断报道我们不难了解,40多个年份里,库区有24个年份河堤决口75处。令人触目惊心的2003年特大洪水8处决口,137.8万亩农田受淹,其中保护区内30万亩,受灾人口56.25万人,迁移撤离人口29.22万,经济损失巨大。提起那场洪水,正在重建家园的灾民惧怕如初。
三门峡水电站以及我们人类修建的很多大型水电站,其功过是非之争,仍在继续。今日渭河的旱、脏、涝,却是家住八百里秦川的人们要面对的现实。这片已经耕种了3000年的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源头——泉干枯,河断流
如果说从陕西看渭河是“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那么从甘肃看渭河则是:干涸的河床一直铺到了渭河之源。
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名山矗立万千年,详注水经代代传。导渭探源来大禹,穷奇搜异有前贤……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轻荡舟。
诗中的“详注水经代代传”,指的是《水经注》中所云:“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因为甘肃有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之源,源头所在地也就有了“渭源”之名。渭源县的知名度也许不高,但那里渭河上的廊桥———灞陵桥却留下了诸多名流的笔墨。孙中山之子孙科在桥上书有一匾曰“渭水长虹”,蒋介石则题“绾毂秦陇”。可见当年桥之辉煌。
今年6月我到过位于陕西境内宝鸡峡边的渭河,看到这条干得河床里的土都咧着嘴的干河后,我就一直打算着要到渭水之源去看一看。那里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呢?
8月16日,在寻访渭源的路上,我们先到了甘肃陇西。从陇西县城那古老的城门楼子一出来,就看到了渭河。河床之宽让我感慨,当年看到的长江源头,那冰川融水在蓝天白云之下“绘”出的只是涓涓细流,而这渭水上源,河床之阔完全可用一望无际这个词来形容。
然而更令人感慨的是,这辽阔的渭河竟然仅有空空荡荡的河床,中间是条一步就能迈过的小水沟。
那天傍晚,夕阳中,我们到了渭源县。顾不得卸下行装就直奔灞陵桥。那高高的拱桥虽可看出当年“东走西安轻荡舟”的舟船之高、江水之大,可现如今拱桥下渭河的水却浅薄得连茵茵的芳草也盖不住,更别提“荡舟”了。
第二天,我在蒙蒙细雨中登上了渭源县的鸟鼠山。早就知道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境内鸟鼠山上的品字泉,也看到过“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的文字记载———“三源”指的是品字泉的三眼清泉,“一水”当然是渭水,而“八朝”是周、秦、汉、唐等8个王朝。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水,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把一个个朝代推向了历史巅峰。
一路走,我和《中国水危机》一书的作者马军一边不停地下车拍照。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一步步走向渭源时记录下的渭水,总是只有干得几乎一滴水都没有的河床,镜头里黄黄的泥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苍凉……
我们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有着“鸟鼠同穴”之神奇传说的鸟鼠山,走近呈倒“品”字的三眼泉水———第一眼连一滴水也没有,甚至连泉底都是干的;第二眼,也没有水,总算还有点湿气;第三眼被人盖上了,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
看着品字泉的涌水、听着品字泉的水声长大,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山里人张杰对我们说,8月本是雨季,前两天当地还下了大雨,可是品字泉泉眼里就是没有水。
在那干干的泉眼旁,看到我们这几个少有的探访渭河之源的稀客,老人有些激动:“我十几岁时,这里的大树是背靠着背的,‘鸟鼠同穴’的那棵大树几个人都抱不过来。”老人连说带比划,“那时的泉水是往上涌的,漫得哪儿都是,哪像现在。”他天天打着手电照,看看泉里是不是有水。
张杰老人说,鸟鼠山上那满山的树被砍了三回。“解放初”一次,“大跃进”一次,“文化革命”时把仅剩的大树也砍了。那株有着“鸟鼠同穴”奇观的大树,是“扫四旧”时给“扫”了的。老人说,这对三品泉是灭顶之灾。
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江河问题的马军说,一条河的源头要是枯竭了,那就真是离这条河的死亡不远了。渭河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渭河之水滋润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可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不过一二十年它就干了泉眼,干了河床,干了两岸的大山。
那天,试图寻找答案的我们走进了林业局的办公室,找到水文站的监测人员。没想到他们对渭河源的干涸并不在乎,且一句话就对我们的问题做了回答:全球气候变暖。
与渭河源仅一山之隔还有一条汇入黄河的大河:洮河。孕育出洮河的山叫贵清山。我们路过时,看到漫山的灌木丛和绿油油的青草,还有那满坡的甘肃白牦牛和为绿色的山坡画出白云般颜色的羊群。清澈的洮河水哗啦啦流过一座座小山村,和干了河床的渭河形成鲜明对照。
同样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一条河与另一条河的命运如此不同。
在渭源县,我们看到一个刚刚完成的为吸引游客而作的电视片脚本,题目是“钟灵毓秀渭河源”。片中第一句解说词是:“渭河,一条古老宽广的河流,她源远流长,横贯秦陇。”全片只字未提已经干涸的泉眼和长了蒿草的河床。
不知游客看了这样的电视片,来到渭源,看到今日的灞陵桥、品字泉后,假如疑惑地问起渭源之水究竟在哪儿,当地人会如何回答。
我在渭河宝鸡峡水电枢纽旁拍摄的照片上有两块牌子,一个是铜牌,挂在灌渠漂亮的大门上,刻着:宝鸡峡被列为宝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块立在干涸的渭河边,上书:“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构筑库区人水和谐”。
渭河的命运,是今天我们国家无数江河的缩影———树被砍了,水源地遭到破坏。我们的一些有关部门,一方面熟视无睹,一方面高唱凯歌。1998年长江下游洪灾之后,我们痛下决心停止了对天然森林的砍伐。可是,这几年对江河的过度开发,又带来新一轮的灾害。我们必须重新反思人类与江河的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无水可流的渭水
下游——污染、倒灌、淤积
“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这是2006年8月27日东方网-文汇报上一篇文章的题目。其中关于渭河,这样写道:“渭河从甘肃进入陕西境内的宝鸡时为二类水质,但宝鸡以下全程污染逐步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已全部变成劣五类水质,群众形容陕西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
今年6月,我从西安出发,走访宝鸡市和渭南市境内的渭河。我的镜头摄入的,是宝鸡峡水电枢纽上那干裂的泥土。宝鸡峡水利枢纽的工作人员和水电站边的老乡告诉我们,那里一年有8个月是这样。而就在大坝的右壁上,写着“保护水源,人人有责”的大字标语。
在渭南的华县,渭河里的水是上游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生活污水汇集而成的。我们在那里呆了一会儿,眼睛就有睁不开的感觉,嗓子难受,气味更是让人无法多呆。
华县的渭河河床上有两座三层桥,所谓的桥上桥。这两座桥记录着河水“溯流倒灌”后积满淤泥的河床。当地环保部门的人告诉我们:“我们这儿干旱时无水,涝时就是大灾。”
在渭南市,政府花1.2亿元修的污水处理厂,因没有运转费,风吹日晒已有些时候了。总工程师和我们谈起时,一再地叹气,他说自己现在天天睡不着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每个月要上来的排污费,连还贷都不够。
关中——旱、脏、涝
2000多年前,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形容长安周边的河流风貌,“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此八川即泾、渭、灞、、沣、涝、、八条河流。八水与远郊县区的诸河流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水系网,除增益河山险固之外,在灌溉农田、方便运输及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也为大都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西安在以渭河为代表的八水冲积而成的千里沃野上历经千年,造就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花样年华”。
可是渭河怎么就成了我镜头中的这般模样?西起宝鸡峡口,东至泾河西岸,全长181公里的水利工程始建于1958年,大坝全长208.6米,高50米,库容为5000万立方米,每年调节放水3到4次,宝鸡峡引渭灌区是陕西省内最大,也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如今制约其设施完全发挥作用的是水源问题。
站在大坝上俯瞰,渭河河道上只见干枯的河床、裸露的石头,及多次因泥沙淤积而淹没或即将淹没的桥上加建的“桥上桥”。其中一座叫遇仙桥,1961年建成,1969年加高3.05米,1974年再加高3.35米。当地老乡告诉我们,因修建黄河三门峡水电站而造成渭河“溯流倒灌”,使得淤泥积满河床,淹没桥梁。这样不得不造的“桥上桥”在渭河下游尚有多处。
西安的“八水”,有的成了垃圾河,有的成了臭水沟。我们国人都知道“泾渭分明”之说,今天泾水、渭水依然分明,却不再是浊与清的分别,而是黄与黑的分别。泾、渭两河分别由黄土高原流入的水与城市排出的污水交织而成。对西安来说,沣河、泾河、渭河、黑河等几条过境河流是西安农村灌溉的重要水源,其中尤以“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渭河的灌溉面积最广,西安的四五十万亩农田都是靠渭河养育和滋润。令人惊诧的是,正是这灌溉面积在八水中排第一的渭河,其水质在各河流中却排在倒数第一。
生态来水减少、源头污染企业“越关越多”、西安市的生活污水被源源不断排放到渭河中……这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渭河水质的严重污染。据陕西当地媒体报道,渭河不但水质全部都是劣五类水质,而且各项污染物也严重超标。更令人震惊的是,渭河中源源不断的大部分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成为沿岸农村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
我们在渭河边采访时,不时有周围的村民围过来告诉我们,“现在都是靠天下雨浇地,除非旱得非用渭河水浇地时,才浇上一点点,只要麦子不旱死就行。”“用这样的垃圾水浇麦子,一浇多麦子根就腐烂了,嫩菜苗根本不敢用这水浇。”“就连井水都被污染了,浇地盐碱含量特别大。”……
据2006年5月10日的《中国环境报》报道,渭河进入关中,高耸的宝鸡峡大坝拔地而起,渭水被引入灌溉渠道。可是渭河河道已无水可流;千河、石头河等上游皆有水库,河道同遭断流;从宝鸡峡大坝到渭惠渠首80多公里,渭河已不成其为河。从渭惠渠首往下直至渭河入黄河段,沣河、漆水河污水横流,南山小支流或干涸,或被污染,注入渭河的多为城市污水。渭河已丧失了稀释净化污水的能力。
从陇西水文监测站提供的数据人们又可看到,从渭河源头到渭河流出陇西境内的180多公里的河道里,每年有180多天无水。
历史上,从蓝田猿人的旧石器时代到以仰韶文化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再到以龙山文化为特征的父系氏族社会,人类的进化过程与渭河息息相关。渭河生命的印迹,早已烙在我们先祖陶器绘画图案上,展示在甲骨文刻画的轮廓中,浸透在磨制加工石斧骨锄的手艺里。
陕西环保局的朋友告诉我,渭河水系曾经水源充裕,水流丰沛。作为干流的渭河连接黄河,内河航运相当发达,除了用于农业灌溉,主要承担着漕运,是西安这个千年古都重要的交通生命线。史载宋代秦岭北麓的斜峪关曾经是造船业中心,年产木船600余艘,足见那时的关中平原,水路交通发达,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而今,当年浩浩荡荡的渭河,已成为大半年无水的“季节河”。半个世纪前,渭河在渭源县城东的清浊合流处,一般流量每秒6-7立方米,汛期流量有每秒50-60立方米,现在一般流量不足每秒1立方米。渭河在渭源县境内有7条一级支流,可是出县境时,水即用光,河即断流。
渭河水源枯竭首先表现在上游径流量锐减。宝鸡峡林家村是渭河流至关中进入中游的第一站,据林家村水文站记录,1950年代以前年均径流量为25.6亿立方米;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平均年径流量为22亿立方米;而1990年代年平均径流量下降到13亿立方米。1949年以后最大年径流量为1964年的78.55亿立方米,最小的年径流量为1997年的5.63亿立方米。
今日渭河严重缺水,而渭河的水患同样让人深深地忧虑。
2003年8月24日,一场特大洪灾突然降临陕西渭河流域,洪灾持续到10月5日。在洪水肆虐之下,数十人死亡,20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大量农田、村庄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虽然距那场灾难已有3年,但当地人说起来还是心有余悸。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是住在“水盆”里呀。
洪水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华县环保局的人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说:“渭河都成了悬河,河床比我们的地还高,能不说我们是住在水洼子里吗?”
渭河边的老乡还告诉我们,从2003年到2005年,他们那里是“三年两大灾”。去年春天抗旱,到了秋天眼瞅着玉米就能摘了,突然洪水下来,一个棒子也没能拿回家。在当地,老乡们传说着这样的话:“兴建三门峡大坝必将造成水灾搬家”。这似乎正在印证40多年前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的预言。
40多年转瞬逝去,从建设之初就引发争议的三门峡大坝,在洪灾悲剧的伤痛声中,在各方利益的不同诉求之下,争议已远远超出学术本身。
应该说三门峡水库建成以来,贡献是巨大的。可是多年高水位蓄水运行,加之上游水土流失,造成库区泥沙严重淤积,形成“悬河”。黄河发大水,向渭河、洛河及其南山支流倒灌、淤积;渭河发大水,泄洪不畅,同样朝支流倒灌、淤积。河床在抬高,河堤在加高,连桥也在不断加高。渭南的华县、华阴、大荔以及西安的临潼等低洼易涝地区,均处在决堤即淹的危险境地。
专家介绍,三门峡水电站运行以来的40多年里,洛河下游淤积泥沙2.7亿立方米;渭河泥沙淤积已延伸到咸阳市区,总量约13亿立方米,下游河床抬高约5米。
从这些年媒体上的不断报道我们不难了解,40多个年份里,库区有24个年份河堤决口75处。令人触目惊心的2003年特大洪水8处决口,137.8万亩农田受淹,其中保护区内30万亩,受灾人口56.25万人,迁移撤离人口29.22万,经济损失巨大。提起那场洪水,正在重建家园的灾民惧怕如初。
三门峡水电站以及我们人类修建的很多大型水电站,其功过是非之争,仍在继续。今日渭河的旱、脏、涝,却是家住八百里秦川的人们要面对的现实。这片已经耕种了3000年的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源头——泉干枯,河断流
如果说从陕西看渭河是“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那么从甘肃看渭河则是:干涸的河床一直铺到了渭河之源。
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名山矗立万千年,详注水经代代传。导渭探源来大禹,穷奇搜异有前贤……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轻荡舟。
诗中的“详注水经代代传”,指的是《水经注》中所云:“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因为甘肃有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之源,源头所在地也就有了“渭源”之名。渭源县的知名度也许不高,但那里渭河上的廊桥———灞陵桥却留下了诸多名流的笔墨。孙中山之子孙科在桥上书有一匾曰“渭水长虹”,蒋介石则题“绾毂秦陇”。可见当年桥之辉煌。
今年6月我到过位于陕西境内宝鸡峡边的渭河,看到这条干得河床里的土都咧着嘴的干河后,我就一直打算着要到渭水之源去看一看。那里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呢?
8月16日,在寻访渭源的路上,我们先到了甘肃陇西。从陇西县城那古老的城门楼子一出来,就看到了渭河。河床之宽让我感慨,当年看到的长江源头,那冰川融水在蓝天白云之下“绘”出的只是涓涓细流,而这渭水上源,河床之阔完全可用一望无际这个词来形容。
然而更令人感慨的是,这辽阔的渭河竟然仅有空空荡荡的河床,中间是条一步就能迈过的小水沟。
那天傍晚,夕阳中,我们到了渭源县。顾不得卸下行装就直奔灞陵桥。那高高的拱桥虽可看出当年“东走西安轻荡舟”的舟船之高、江水之大,可现如今拱桥下渭河的水却浅薄得连茵茵的芳草也盖不住,更别提“荡舟”了。
第二天,我在蒙蒙细雨中登上了渭源县的鸟鼠山。早就知道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境内鸟鼠山上的品字泉,也看到过“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的文字记载———“三源”指的是品字泉的三眼清泉,“一水”当然是渭水,而“八朝”是周、秦、汉、唐等8个王朝。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水,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把一个个朝代推向了历史巅峰。
一路走,我和《中国水危机》一书的作者马军一边不停地下车拍照。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一步步走向渭源时记录下的渭水,总是只有干得几乎一滴水都没有的河床,镜头里黄黄的泥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苍凉……
我们爬上了海拔2000多米、有着“鸟鼠同穴”之神奇传说的鸟鼠山,走近呈倒“品”字的三眼泉水———第一眼连一滴水也没有,甚至连泉底都是干的;第二眼,也没有水,总算还有点湿气;第三眼被人盖上了,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
看着品字泉的涌水、听着品字泉的水声长大,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山里人张杰对我们说,8月本是雨季,前两天当地还下了大雨,可是品字泉泉眼里就是没有水。
在那干干的泉眼旁,看到我们这几个少有的探访渭河之源的稀客,老人有些激动:“我十几岁时,这里的大树是背靠着背的,‘鸟鼠同穴’的那棵大树几个人都抱不过来。”老人连说带比划,“那时的泉水是往上涌的,漫得哪儿都是,哪像现在。”他天天打着手电照,看看泉里是不是有水。
张杰老人说,鸟鼠山上那满山的树被砍了三回。“解放初”一次,“大跃进”一次,“文化革命”时把仅剩的大树也砍了。那株有着“鸟鼠同穴”奇观的大树,是“扫四旧”时给“扫”了的。老人说,这对三品泉是灭顶之灾。
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江河问题的马军说,一条河的源头要是枯竭了,那就真是离这条河的死亡不远了。渭河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渭河之水滋润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可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不过一二十年它就干了泉眼,干了河床,干了两岸的大山。
那天,试图寻找答案的我们走进了林业局的办公室,找到水文站的监测人员。没想到他们对渭河源的干涸并不在乎,且一句话就对我们的问题做了回答:全球气候变暖。
与渭河源仅一山之隔还有一条汇入黄河的大河:洮河。孕育出洮河的山叫贵清山。我们路过时,看到漫山的灌木丛和绿油油的青草,还有那满坡的甘肃白牦牛和为绿色的山坡画出白云般颜色的羊群。清澈的洮河水哗啦啦流过一座座小山村,和干了河床的渭河形成鲜明对照。
同样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一条河与另一条河的命运如此不同。
在渭源县,我们看到一个刚刚完成的为吸引游客而作的电视片脚本,题目是“钟灵毓秀渭河源”。片中第一句解说词是:“渭河,一条古老宽广的河流,她源远流长,横贯秦陇。”全片只字未提已经干涸的泉眼和长了蒿草的河床。
不知游客看了这样的电视片,来到渭源,看到今日的灞陵桥、品字泉后,假如疑惑地问起渭源之水究竟在哪儿,当地人会如何回答。
我在渭河宝鸡峡水电枢纽旁拍摄的照片上有两块牌子,一个是铜牌,挂在灌渠漂亮的大门上,刻着:宝鸡峡被列为宝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块立在干涸的渭河边,上书:“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构筑库区人水和谐”。
渭河的命运,是今天我们国家无数江河的缩影———树被砍了,水源地遭到破坏。我们的一些有关部门,一方面熟视无睹,一方面高唱凯歌。1998年长江下游洪灾之后,我们痛下决心停止了对天然森林的砍伐。可是,这几年对江河的过度开发,又带来新一轮的灾害。我们必须重新反思人类与江河的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上一篇:深圳:供水线路“爆管”马路瞬间变“黄河”[ 11-03 ]
下一篇:南海发展三驾马车格局形成[ 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