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广州每年近亿吨废水入市桥河 菌群超标

作者:杜娟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07-03-27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作为广州番禺区主要纳污水体,每年有近亿吨废水直接排入市桥河,导致水质近年来急剧下降,目前已经属于劣Ⅴ类水质。记者近日获悉,目前,区政府已成立了番禺区河涌综合整治及市桥河“一河两岸”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加强污染源监控和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早日还群众一河碧水。 


  粪大肠菌群超标90%

  据悉,番禺区域境内有356条主要干支流河涌,总长627.93公里,沙湾水道、市桥水道为区内两条重要的地表水系。市桥河全长29公里,随着近30年番禺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大量未经处理达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含化肥、农药的农田排水等污染物排入河道,加上淤泥、垃圾的倾倒,使市桥河水质急剧下降。2006年的监测报告表明,市桥水道氨氮平均值1.21mg/L,超标率达51.2%,粪大肠菌群平均值达82343个/L,超标率91.7%,直接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属于劣Ⅴ类水质。

  市桥水道是市桥、钟村以及沙湾、石楼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的主要纳污水体。据统计,市桥水道污染物主要来自大量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水,其中每年约有7847.5万吨,约占市桥水道总纳污量的73.13%。另有每年1263.7万吨的工业废水、10.44万吨的垃圾渗滤液以及1609.7万吨的地表径流(以总量的15%计算)等污染物排入市桥河,再加上市桥水道水体交换能力及水环境容量较小,对污染物降解、扩散能力有限,导致市桥水道水质状况不理想。

  重工业污染源相继搬迁

  为改善市桥河水质,环保部门严抓新建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2004年~2006年,区环保局共受理新建项目761个,审批项目758个,在咨询阶段否决项目达189个,占受理项目的1/4,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对市桥城区内新建的第三产业项目审批,要求企业配套废水处理设施,同时,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

  为改善工业布局不合理引起的污染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番禺区已开始对布局不合理的工业企业实施限期搬迁。如永隆洗水厂、番达印染厂等一批重工业污染源相继搬迁。同时,加大限期治理工作力度,对限期治理企业进行每月不少于1次的巡查,通过限期治理,使大部分向市桥水道排放废水的工业污染源配套了污染治理设施,淘汰了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

  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桥河道严重影响了市桥河水质,区政府已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污水集污管网的建设步伐,建立并完善由水闸、泵站、排水河涌共同组成的分区排涝体系,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区环保局也将继续加强市桥河水系沿岸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查处、关停。同时,加强现有垃圾处理场的监管,确保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并做好垃圾处理场的污染整治工作。

分享到:
发布: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