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饮水工程为农民解渴增收
「村民饮水不再难」
一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街迳口村村民杨松庆一拧开家里的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出来。虽然家里通了自来水已有差不多两年时间,但只要提及此事,他脸上就挂满了笑容,逢人便激动地说:“要不是政府为我们村解决饮水,我们还要挑水做饭呢。”在此之前,这里的村民也跟杨松庆一样,每天都要到离村一公里外的地方挑水。
那时,由于挑水不容易,所以家里用水要精打细算,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手,有时反复用多次,洗出来的衣服晒干后都是带点黄黄的颜色。洗菜用的水,等沉淀后再作他用。夏天下雨时,常把盆盆罐罐放在屋檐下接水。
自从迳口饮水解困工程完工后,村民们就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因每天都要挑水喝而犯愁了。只要在家里一拧开水龙头,就可以看到白花花的自来水流了出来。“现在,我家里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装上了热水器,也能放心地买洗衣机啦。”杨松庆兴奋地讲。
「饮水不再难背后的故事」
解困工程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云浮市地处广东中西部,辖区内石灰岩众多,多个地方百年来是“五日无雨一小旱、十日无雨一大旱”的苦旱区,群众往往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近年由于受到工业的污染,即使沿江群众饮水也不容易。这造成全市18万人饮水出现困难。
在一个水资源不算丰富的地方找到水源并把水输送到群众家中,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为此,云浮市各地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云浮完成引水工程134宗,引山溪水221条,筑塘坝工程9宗,打井32口,铺设供水管611605米。
云浮市的农村饮水解困,不仅缓解了农民的“口渴”,还缓解了农民收入不足之困。可以说,饮水解困工程拓宽了农民家庭收入的渠道,按每年每户拉水劳力费450元计算,全市每年可节省劳力费1600多万元,而外出打工和从事农副业的收入远远要高于这个数字。
故事背后的饮水工程
180万农民告别“饮水难”
为解决农村的“饮水难”问题,2003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列入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之一。从2004年底到2005年9月中旬,全省共下达了5批建设计划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13亿元。2005年底,列入“解决农村180万人饮水困难”规划的955宗工程基本竣工,2006年春节前,全省15个市基本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任务,实际总受益人数295.2万人,其中属于解困人数180.86万人。
实施“农村饮水工程”,节省了取水工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与饮水有关的疾病大大减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解决了用水问题,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