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型供水管网建模技术论坛在佛山举行
5月23日,由广东省佛山市水业集团公司、上海某软件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07供水管网建模技术论坛”在佛山市水业集团公司举行。国内供水管网建模专家、供水企业领导、以及技术人员等120多人相聚一堂,围绕管网建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为供水管网建模技术搭起交流平台
供水管网是一个城市的命脉,随着供水企业信息水平和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供水管网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供水管网建模是实现管网规划设计、系统评估、工程管理、供水安全调度、水质分析科学管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先进的国家,管网建模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管网建模还属于初始阶段,但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的关注,并进入了不少供水企业的工作日程。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我国首个大型的管网建模论坛,充分为与会代表搭建了一个交流、促进的平台,得到了30多家供水企业120多名代表的关注与参与。
管网专家、技术人员论剑管网建模技术
赵洪宾、刘遂庆、俞国平等三位代表国内管网建模技术最高理论水平的“泰斗”共同现身论坛,并分别作了《我国给水管网系统建模的机遇和挑战》、《供水管网科学管理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对城市供水调度的几点思考》等精彩的报告。
刘遂庆的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四项:1、提出供水管网现代化建设目标:优化设计和运行调度、保持和提高管网供水水质、供水系统安全保障、信息化技术应用。2、讲述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理论和运行经济性分析,通过提高管网流速,发挥水量调节设备的积极作用,提高管材质量,降低漏水率等手段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3、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供水量宏观分析与预测。4、介绍了供水管网动态模拟和科学调度的功能、技术方法和软件应用,介绍了新型管网压力、流量、水质检测技术和设备。
俞国平教授指出了供水优化调度的重要意义,结合管网建模阐述了实现供水优化调度的方法、难点和关键点。俞教授评估了国内供水调度现状,并指出大多数优化调度项目需要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最后俞国平教授希望城市供水优化调度项目能走上自来水公司、软件咨询公司和高校三结合的道路。
赵洪宾教授分析了我国给水管网系统建模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国内给水管网系统存在电耗多、漏失多、事故多、二次污染、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然后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讲解了管网模型的功能,最后赵洪宾教授介绍了哈工大给排水系统研究所的WNW管网模拟软件以及压力、流量、阻力系数测量仪表。
来自佛山水业集团公司、上海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镇江市供水总公司、上海某软件公司等企业的代表结合企业自身的实践,分别作了关于管网模型的建设、维护、管理、建模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演讲。
佛山水业管网建模历程四年 水平处于国内水司前列
佛山水业代表林建敏、何芳在会上分别作了题为《管网模型在佛山水业的应用》、《管网模型的维护》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与好评。
据了解,在国内城市供水管网建模领域,佛山水业集团公司起步较早。自2003年该司组建调度中心始,管网建模工作就被列入了重要工作议程。2004年4月,佛山水业管网建模系统通过专家验收。几年来,佛山水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对管网模型进行维护,特别是2006年初对整个模型实施了一次全面维护后,模型模拟精度达到较高水平。与此同时,该公司持续开展管网模型维护技术研究,这在国内的水司是不多见的。
据佛山水业技术人员介绍,目前,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应用在该公司开展较为广泛,主要是管网改扩建设计、调度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制定、管网水质模拟,应用广泛性、模型模拟精度均处于国内水司前列。2006年6月,佛山水业以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为核心基础的供水科学调度系统通过省级验收,并荣获佛山市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该公司管网模型应用的成功典范。管网建模技术的成功应用得到了国内众多供水企业的关注,也促就了本次论坛在佛山水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