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再生水回用规划”
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广州市水务局下的市污水处理公司在中大北门广场举办“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呵护好家园”环保公益宣传活动,技术人员用仿真模型向市民演示污水处理主要过程。据悉,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人死于与水质低劣和与卫生条件差相关的疾病,因此联合国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涉水卫生”。
污水厂仍不能满足需要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中大北门广场,虽然瓢泼大雨不时来袭,使得晨炼市民纷纷走开,但污水处理仿真模型发出的“轰隆隆”响声依然吸引了部分市民和学生前来观摩。“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要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和深度处理,才可以排到珠江里去的。” 顺着技术人员的指引,污水处理厂内的沉砂池、反应池、污泥浓缩池等生产设施形象地展现在市民面前。“现在总算知道每个月交的污水处理费都用来干什么了。” 住在蓝色康园小区的彭阿姨说,以前只知道脏水废水都顺着下水道排出去,具体排到什么地方、怎处理都不清楚。
据广州市污水处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已建成五大污水处理系统,分别是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一、二、三期),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一、二、三期),沥滘污水处理系统(首期),西朗污水处理系统(首期),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首期)。另外, 还有北部在建的九佛、竹料、龙归、石井四大污水处理厂。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此次活动意在倡导市民保护母亲河珠江,同时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尽量减少污水排放量,更多参与环保事业。记者注意到,活动现场还张贴了数十幅员工自创的宣传海报和摄影作品,并安排了环保知识问答、公益签名等,但由于大雨持续不止,所以临时取消了。
再生水广泛应用有待时日
据技术人员介绍,现场展示的模型只是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生化反应,而在此之前还要经过隔栓、提升泵站、沉淀池等处理,另外经生化反应处理过的水仍需经过深度处理,成为“中水”(再生水)才能应用到绿化、洗厕等方面。技术人员还向市民展示了 “中水养鱼”的装置,它与一个普通鱼缸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要求尽量放在室外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以抑制水中剩余微生物的过快繁殖。
记者了解到,国内已有个别城市正推广使用再生水,如北京一些洗车行就用再生水洗车,但广州应用再生水的范围还很小,主要是污水处理公司内部的绿化、养鱼等。虽然猎德污水处理厂已通过管道将再生水接到厂外,免费供有需求的单位和个人使用,但目前来取水的并不多。
专家表示,中水回用的主要困难是必须另铺管道,投资巨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再生水回用规划”。另据透露,珠江新城部分单位已有意使用再生水给空调降温、冲洗马桶和绿化等,有关事宜正在筹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