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暴雨缓解长春蓝藻
近日,长春新立城水库暴发蓝藻,市民生活用水受到影响。今天上午记者了解到,由于今早一场暴雨,水库水温已经开始下降,蓝藻生长停止,但部分城区居民用水依旧受到影响。
蓝藻源自库区周边
新立城水库距长春市十六公里,主要为长春市西部区域供水,日供水能力十八万吨,约占长春市日供水量的四分之一。蓝藻最先曾于7月5日被发现,但数量不多,近日,水库汇水区域连降暴雨,致使周围池塘中的藻类大量进入水库水体。
在蓝藻被化验确定后,长春市政府立即决定停止取用该水库源水,并紧急切换水源,改为取用长春石头口门水库源水。而在调整供水格局期间,长春市部分城区水压有所下降,从16日晚上开始,长春市西部分市民家中出现停水现象。针对该情况,长春市政府表示,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据新立城水库的专家表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库容近6亿立方米,这样大的面积,物理方法很难有效排解蓝藻,而使用化学办法,将对水库贮水造成污染。但是如果天降大雨,气温下降,将可以有效排解蓝藻。
30度高温“蒸”出蓝藻
“从今天早晨开始,新立城水库一带降下一场暴雨,水库水温马上从29度降回到了25度,只要水温降到28度以下,蓝藻的生长便会停止。”新立城水库工程管理处处长王珍宝告诉记者说。
据王珍宝讲,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后两天还有中到大暴雨,水库的情况还会好转,“应该几天之内就能恢复供水。”
说起本次蓝藻的原因,王珍宝告诉记者,高温是一个主要因素,“今年长春地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高温,连续一周气温都持续在30度以上,而水库最深处也只有11米,导致水库水温从20度升高到了29度,这个温度很适合蓝藻生长。”
目前仍有地区断水
记者了解到,截止到目前,长春市东部、中部地区供水较为平稳,受三水厂供量大幅下降影响,绿园区中、西部缺水严重,重点在和平大街以西,西安大路、西安广场以西路段两侧区域内,重点用户主要有一汽厂区生活区、大成玉米公司。现受影响的居民用户共有锦江花园、解放花园、青州路解困小区等11块区域,无水区域人口总数24700人,日需水量5000吨;低压区域人口约10万人,日需水量2万吨。
16日8时,长春水务集团第三制水分公司暂停取用新立城水库源水,由此造成的18万吨日供水缺口,经过长春市政府的科学调度规划,最终将日缺水控制在3万立方米。记者从昨天晚间召开的长春市供水情况汇报会上了解到,长春市将在现有资源下,尽最大努力保证居民的供水,等应急工程完成,供水量可控制在2万立方米。
长春市拥有两大水源地,目前暂停取用源水的新立城水库是第二水源地,日供水18万吨左右,长春市第三净水厂全部采用新立城供水。长春市高峰期日用水77万立方米,正常情况下日用水72万-73万立方米,目前第一水源地石头口门水库水质优良,可以确保将目前的日用水缺口控制在3万立方米。(李宁源)
■相关新闻
蓝藻侵入南太湖
□林佳佳
晚报讯 据都市快报报道 太湖蓝藻暴发引发无锡“水危机”后,近日蓝藻开始“侵入”太湖南岸的湖州水域。
昨日,记者从湖州市太湖蓝藻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入夏以来太湖水温持续升高,南太湖湖面蓝藻已呈现生长态势,目前其浓度尚未达到600万个/升的浓度。
据介绍,近年太湖水以每年20亿立方米的水量倒灌湖州内河,平均倒灌时间占全年天数的2/3以上。为此,《湖州市南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中的首要举措,便是在太湖和湖州内河交界处,以及离太湖较近的取水口外设置两个“浮坝”,深约1米,以在蓝藻暴发时阻挡其侵入内河。目前,2个“浮坝”已基本建成,一旦蓝藻暴发可立即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