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原水供应将左右逢源四通八达
昨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集美、同安对东部原水输水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施工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他要求各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目前翔安用水面临的严峻形势,齐心合力,相互配合,确保东部原水输水工程在明年雨季前完工投用,为翔安工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据介绍,随着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制造基地在火炬(翔安)产业区内正式启用,火炬(翔安)产业区已有219家企业入驻产业区,160家企业正式投产。与此同时,二、三期通用厂房建设也正快速有序推进,已有40多家企业意向购买二期通用厂房。工业的大发展对翔安区的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东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更加窘迫。东部原水输送工程铺设的一条长22公里、管径达1.2米的原水输送管道,从北溪引水渠调节池取水泵站引出,直通翔安区水厂。该工程将改变东部地区靠汀溪水库单一水源供水的局面,可以每天输送12万吨原水到东部,提高东部供水的安全性。这不仅保证了翔安的用水量和用水安全,更使厦门的原水供应实现四通八达,东西部可以互相救济,左右逢源。
丁国炎在调研后指出,东部原水输水工程是线性工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征地拆迁难题,相关区、镇(街)要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工作,尽早尽快交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抓紧时间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合力,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每天12万吨原水为东部解渴
厦门市近年启动了一系列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重点工程,织成一张密实的安全防护网,牢牢护住厦门市的饮用水供水系统。东部原水输水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是2006年厦门市重点工程。该工程的投用不仅将解决东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且还形成岛内外的供水环状网络,岛内外供水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盈盈一汪碧水,绿树环绕。出了厦门岛,驱车经过泉厦高速公路连接线时,视线一定会被东侧路边一个大池塘所吸引,这就是集美大池。去年8月,厦门市东部原水输送工程开始施工,作为我市原水输送枢纽的集美大池也同时开始了扩容和防护工程的建设。如今,集美大池的清淤扩容早已完成,而原水管线的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这项市重点工程完工后,可以每天输送12万吨原水到东部,解决同安区、翔安区的供水问题,同时提高厦门城市整体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东部原水输送工程要将北溪引水渠调节池与集美大池连通,作为该项目取水泵站的调节水池,在集美大池北部新建一座取水泵站,设计规模为每日12万吨,同时铺设的一条长22公里、管径达1.2米的原水输送管道,从北溪引水渠调节池取水泵站引出,直通翔安水厂。
扩容后的集美大池,和北溪引水渠调节池连通起来,连通之后,北溪引水渠的水也可以进入集美大池,然后通过22公里的管道,利用提升泵站加压,流入翔安水厂,和汀溪水库的水源一起,这样原来供水安全系数较低的单水源单管线供应,就变成了双水源供水的格局,实现“西水东调”,更使厦门的原水供应实现四通八达。当北溪水源出现问题、岛内“嗷嗷待哺”时,集美大池的水源又可以反向进入北溪引水调节池,供给岛内。未来翔安隧道修通了,西水东调的水“奔”到翔安后,也可以再通过翔安隧道过海,折回头来“反哺”岛内。
据介绍,随着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制造基地在火炬(翔安)产业区内正式启用,火炬(翔安)产业区已有219家企业入驻产业区,160家企业正式投产。与此同时,二、三期通用厂房建设也正快速有序推进,已有40多家企业意向购买二期通用厂房。工业的大发展对翔安区的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东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更加窘迫。东部原水输送工程铺设的一条长22公里、管径达1.2米的原水输送管道,从北溪引水渠调节池取水泵站引出,直通翔安区水厂。该工程将改变东部地区靠汀溪水库单一水源供水的局面,可以每天输送12万吨原水到东部,提高东部供水的安全性。这不仅保证了翔安的用水量和用水安全,更使厦门的原水供应实现四通八达,东西部可以互相救济,左右逢源。
丁国炎在调研后指出,东部原水输水工程是线性工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征地拆迁难题,相关区、镇(街)要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工作,尽早尽快交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抓紧时间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合力,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每天12万吨原水为东部解渴
厦门市近年启动了一系列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重点工程,织成一张密实的安全防护网,牢牢护住厦门市的饮用水供水系统。东部原水输水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是2006年厦门市重点工程。该工程的投用不仅将解决东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而且还形成岛内外的供水环状网络,岛内外供水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盈盈一汪碧水,绿树环绕。出了厦门岛,驱车经过泉厦高速公路连接线时,视线一定会被东侧路边一个大池塘所吸引,这就是集美大池。去年8月,厦门市东部原水输送工程开始施工,作为我市原水输送枢纽的集美大池也同时开始了扩容和防护工程的建设。如今,集美大池的清淤扩容早已完成,而原水管线的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这项市重点工程完工后,可以每天输送12万吨原水到东部,解决同安区、翔安区的供水问题,同时提高厦门城市整体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东部原水输送工程要将北溪引水渠调节池与集美大池连通,作为该项目取水泵站的调节水池,在集美大池北部新建一座取水泵站,设计规模为每日12万吨,同时铺设的一条长22公里、管径达1.2米的原水输送管道,从北溪引水渠调节池取水泵站引出,直通翔安水厂。
扩容后的集美大池,和北溪引水渠调节池连通起来,连通之后,北溪引水渠的水也可以进入集美大池,然后通过22公里的管道,利用提升泵站加压,流入翔安水厂,和汀溪水库的水源一起,这样原来供水安全系数较低的单水源单管线供应,就变成了双水源供水的格局,实现“西水东调”,更使厦门的原水供应实现四通八达。当北溪水源出现问题、岛内“嗷嗷待哺”时,集美大池的水源又可以反向进入北溪引水调节池,供给岛内。未来翔安隧道修通了,西水东调的水“奔”到翔安后,也可以再通过翔安隧道过海,折回头来“反哺”岛内。
上一篇:津水集团客服热线升级 全方位受理智能化管理[ 10-12 ]
下一篇:重庆计划新建3水厂 饮水质量将提高[ 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