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供水新闻>他山之石 > 正文内容

他山之石

威海:探访规模化供水工程进展情况

作者:佚名 来源:威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2-09-14 点击数: 字号:【

  今年的威海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农村自来水工程更新改造,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为让农村群众吃上放心水,威海市今年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近日,记者对威海市农村规模化供水现状及其进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现状

  集中连片供水比例不足三成

  “我们的自来水供应现在靠村里开挖的一口深水井,以前是靠水库里的水,有时会出现停水的现象。”9月7日,文登市张家产镇北水道村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该村地处山区,村民较为分散,水源很不稳定,水质也没保证。

  据了解,2005年以来,威海市加快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及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

  但威海市农村自来水工程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多数靠单村打井解决供水水源、铺设供水管路及配套设施,日常运行管理也由各村自行负责。这种单村供水工程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可持续发展问题。

  “单村供水工程投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导致供水保证率较低;受自然条件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水源出水量不足,水质退化甚至污染及个别停水现象时有发生,水质安全也存在隐患。”水利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同时,日常维护导致出现“建设-老化-再建设”的局面,形成了“年年投资、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为改变这种现状,给农民提供优质自来水,我市进行农村规模化供水方面的探索。

  试点

  两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启动

  近日,在乳山市徐家镇王家庄村,水利施工人员在开挖地面,铺设自来水主管道,为连接主水网做准备。据乳山市水利局农水科负责人介绍,规模化供水试点工程的大型水厂已经建立,正在进行的是主管网的铺设。目前,徐家镇的东峒岭村、小浩口村等村庄管道铺设已完成,预计9月底将开始供水。

  为改变单一供水模式,今年以来,威海市先后开展6次大规模专题调研,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制了农村规模化供水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我市今年将先行在文登市和乳山市启动两处规模化集中供水试点工程,并专项列支500万元对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给予补助,推动工程高标准实施。

  “规模化供水具有供水保证率高、水质安全可靠、工程运行稳定、管理规范、运行年限较长的特点,是当前农村供水发展趋势和我市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水利部门负责人强调说。

  今年8月份,威海市争取到2567万元国家扶持资金用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结合各市区地方配套资金,威海市下半年将累计投入4800多万元,解决和改善近10万农村群众吃水条件。

  运作

  因地制宜 规划先行

  据介绍,威海市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形成三套农村规模供水发展模式。

  在城郊镇村,以城市供水管网为依托,扩展城区供水覆盖范围,将城郊镇村纳入城区供水统一规划,逐步让农民喝上与城市同源、同质的自来水;在远离城区供水管网的镇区,通过供水资源整合,以中心镇为依托,推动现有集中供水工程扩网联网力度。同时,各市区以优质水源为中心,以镇驻地为重点,规划和新建一批集中供水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带动本地区规模化供水快速发展;在部分水资源匮乏沿海镇村及地势条件复杂、暂不适宜实施规模化供水的部分村庄,规划建设独立成网的供水工程,通过引泉、就地打井及调水工程,提升单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加大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供水质量。

  据悉,文登市通过新建水厂及扩网联网等形式,目前已形成小观、大水泊、葛家等10余处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荣成市兴建和改造了6处标准较高的集中供水工程;环翠区、工业新区等部分具备条件的城郊镇村已并入威海城区供水大管网。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受益村庄达到382个。

分享到:
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