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供水新闻>他山之石 > 正文内容

他山之石

郑州水司柿园水厂多措并举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

作者:宁琳 来源:中国水星 发布时间:2008-05-04 点击数: 字号:【

  作为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的主供水厂,柿园水厂以“为百姓提供优质自来水”为根本目标,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使出厂水质合格率达100%,其中浊度指标常年低于0.2NTU,远远优于国家标准。笔者就柿园水厂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6S”管理显神威

  4月24日,笔者来到柿园水厂加氯班,值班员小王正在仔细地查看自动加氯机的运行情况,并一丝不苟地做好记录。在小王和他的同事的精心呵护下,加氯间内室内干净卫生,一尘不染。而且从电话机摆设,到氯瓶放置,都有条不紊,整齐划一。在氯库、自动加氯机等重要部位标有明显的安全标识或警示标志。

  柿园水厂厂长汪蕊告诉笔者:“现在每一位职工能够自动自发、认真细致地工作,都是我们开展努力开展“6S”管理的成效。”

  汪蕊说,柿园水厂自2005以来,他们在全厂生产车间、一线班组全面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现场管理方法(简称“6S”),结合实际推行“五常”(常组织,常整顿,常清理,常规范,常自律)工作法。

  这些管理方法推行以来,柿园水厂细化了对水源保护的各项制度、点巡、班检制度;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警示标志和巡检记录;对重点要害部位实行预案上墙;建立厂区消防布控网络和全厂危险源点监控网络;在重要生产岗位建立“事故预防处理管理档案”和生产岗位“三查”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全面推行“6S”管理,只是柿园水厂开展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方面。为了给郑州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自来水,他们还从加强水质管理、节能减排、职工培训等方面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

  水质管理:关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

  与以往的制水生产不同,柿园水厂关注从原水到用户终端的水质信息跟踪掌握,关注制水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小环节。

  柿园水厂副厂长王明辉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2006年新实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对的口感是一项要求是“无异臭、异味”。

  为此,柿园水厂采取了四项措施:建立了源水水质信息远程查询制度,关注源头水质,准确掌握上游水质状况。建立用户末端反馈机制,随时掌握用户对水质的评价。专门成立了口感检测小组,每天从不同区域对自来水加热前、加热后、放置室温时的气味和口感进行品尝,根据个人口味做出嗅觉和味觉的评价以精准指导各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精益控制氯气的投加,使出厂水余氯含量既能达到国家标准,又将异味控制到最小状态。

  为了彻底改善水质,柿园水厂还将按照总公司的统一安排,启动制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项目,把现有的两座滤池改为活性炭滤池。

  节能减排:深挖隐性潜能

  多年来,节能减排工作一直是柿园水厂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努力,一些显性的节能工作经过深入挖掘,空间已经非常有限。2007年,柿园水厂从精细化管理入手,科学维护设备,在隐性因素上挖潜,打开了节能降耗工作的新局面。

  他们对各种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周期进行科学、细致地分类,严格按照日、周、月、季度、年维护项目,科学维护保养设备;针对自动化设备进口配件维修难、费用高等弊端,经过反复研究、考证,采用国产配件取代进口配件,大幅降低维修费用;全员参与改造沉淀池清洗工序;攻克变电所微保存在的技术遗留难题等等。

  2007年,通过在科学调度、合理投加、修旧利废等方面挖掘隐性潜能,该厂节约生产成本213.58万元。他们提出的《关于科学调节变频器,优化水厂泵组调度,深挖能耗节约新技术的建议》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合理化建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誉为“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消息在2008年4月19日的《工人日报》上刊登。

  职工培训:打造职业化优秀团队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柿园水厂通过实施精细化的职工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在同行业有较强竞争力的职业化优秀团队。

  柿园水厂在全公司范围内聘任兼职培训师,由他们负责完成对全厂12个专业内容的岗位培训工作;开展技师每周课堂,鼓励有技师资格的班组长走上讲台,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为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培训档案,把每一次的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培训内容都记录备案,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开展技术比武工作,从制定参赛方案、选拔参赛选手、进行赛前培训、模拟测试、强化心理素质等,都严格把关,关注每一个细节。

  在柿园水厂宽敞明亮的快滤车间,笔者看到了这样一条标语:“关注小细节、保证高品质”。在柿园水厂,一点一滴都能让人感受到制水工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要求和理念。正是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郑州西区数百万人口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健康水”。

分享到:
编辑:李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