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供水新闻>他山之石 > 正文内容

他山之石

解决供水难题 北京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作者:佚名 来源:水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1-15 点击数: 字号:【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型城市。统计资料显示,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令人高兴的是,据1月11日北京市水务局介绍,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规划,到2014年“长江水”将引入北京,每年供水量达10亿立方米,届时北京缺水问题将有望彻底解决。

  为了解决北京供水问题,北京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开源。早在50年代初,毛主席视察黄河、长江时就提出来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如今,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南水北调即将成为现实,每年1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将引入北京,这对于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问题,无疑不是一个天大的喜事。

  然而,高兴之余不免又有几分担忧。每年10亿立方米,乍一看是个很大的数字,但相对于具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北京来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的供水量还不到50立方米。如果考虑供水的沿途损失,实际增加的供水量恐怕还要更少。理性地看,如果不采取其他举措,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不了几年的时间,北京必然还将再次面临严重供水短缺问题。到时候,北京还能再从哪里调水呢?

  俗话说,持家过日,量入为出。解决北京供水难题,既要开源也要节流。节流实际上就是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对于北京这种严重缺水型城市,节约用水的意义非同一般。其实,一个地区水资源无论是否短缺,节约用水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何况北京本来就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走节约用水之路更是时不我待的选择。

  客观地讲,虽然过去北京经常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但是目前北京节约用水状况仍不能令人满意,浪费水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用水效率不高。据有关调查显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严重超标,每月用水量超过8吨的用户占50%至80%,而且居民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例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其实,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自来水这一特殊商品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福利,供水价格与价值严重相悖。目前,北京的居民用水价格仅为3.7元/立方米,比生产水的成本价还要低很多。供水价格不能发挥必要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导致许多居民节水意识淡薄,像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用过量水洗车等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如今讲究市场经济的时代,适当提高当前供水价格,借助于价格杠杆增强居民节水意识,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在开源的同时实现有效节流,应是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和供水难题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编辑:杨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