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川宜宾“都江堰”方案获批 200年一遇旱情也可供水
覆盖四川、云南的22个区县,投资179.5亿元,规划灌溉面积达348万亩,近日,《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灌区工程规划》方案通过了水利部的批准,工程进入了项目意见书阶段,预计将于明年开工。昨日,四川省宜宾市向家灌溉区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科长祝子泓介绍说,灌区工程建成后可保证遭遇200年一遇的旱情时向灌区正常供水,解决1237万人的饮水和348万亩耕地的灌溉。
建成后满足灌区用水 水质好可直接饮用
祝子泓称,水利部3月底正式批准工程规划方案,灌区覆盖了四川省宜宾市的宜宾县、高县、珙县、长宁县、南溪县、江安县、兴文县、屏山县;泸州市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纳溪区、合江县、叙永县;自贡市的富顺县、大安区、沿滩区、自流井区;内江市的市中区、隆昌县以及云南省水富县,涉及总人口达1237.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5.34万人,灌溉面积达345.865万亩。
宜宾市目前耕地面积约为360多万亩,总人口约526.98万人。“灌区建成后,相当于拥有对宜宾所有耕地进行饱和状态灌溉的能力,并且能满足2倍于宜宾全市人口的饮水需求。”祝子泓说,灌区工程能基本完全解决22个区县的灌溉和用水,就算200年一遇的旱情来了也不怕。
“灌区工程建成后年取水量将达到17.82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48个日供水量10万立方米的水厂的总和。”祝子泓说,目前宜宾中心城区市民的日常供水是由一个日供水量5万立方米的水厂在供水,已经基本够用。
工程建设完成后,灌区将从宜宾县和水富县同时取水,其中宜宾县的取水能力为每秒98立方米,水富县的取水能力为每秒38立方米。“这个取水量是很大的,相当于秒针每走一秒,我们就能储存136吨水。”祝子泓说,灌区还将新建、改建和扩建13座水库,9个提灌站用于蓄水,“这就相当于准备了13个罐子来装水,当灌区需要用水时,我们将把水放出用于灌溉和生产、生活,当不用水时,我们就把水装地罐子里备用。”祝子泓说,川南大部分地区相对比较缺水,工程完工后,灌区将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灌区9成以上的用水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除了保证水量,金沙江的水质也很好,是天然的二类水,经过沉淀泥沙后,完全可以直接饮用。”祝子泓说,人类饮水标准只是三类水,二类水比三类水更好,几乎没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明年开工 十五年全面竣工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灌区工程,总工期为15年。祝子泓说,目前正在做工程意见书,预计在明年工程会开始动工,工程将分三期完成。
“第一期工程投资54亿元,解决宜宾县、南溪县、内江市等市、县的市区用水和宜宾、自贡、泸州共105万亩灌面。第二期工程投资60亿元,将完成南总干渠珙县、长宁县、兴文县和内江降昌县的城市供水及部分灌面,余下的一并计入第三期工程。”祝子泓说,由于工程是一个公益性项目,国家投资会占到80%,地方配套资金占20%。
据了解,工程会对一些地区进行淹没,淹没线以下移民约7600人,因拆迁房屋等原因搬迁人口约1.1万人。“目前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为900多万亩,但家向坝灌区的功能与之相同,就向一座小都江堰,完工后,设计水平年效益达22.47亿元。”
宜宾市市长吴光镭表示,向家坝灌区与向家坝水电站是配套工程。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向家坝水电站兼具发电、灌溉等功能。“金沙江水量充沛,年来水1500多亿立方米,灌溉工程取水仅占来水1%,即使遇到严重干旱,干渠取水也不会影响电站用水需要,并可以保证引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