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调 众人对成本表示质疑
日前,在兰州市举行的居民生活用水定价听证会上,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由现行每立方米1.45元分别上调0.30元和0.40元两种方案。
成本核算成本监审报告成焦点
多位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对水价上涨表示理解,但对供水成本核算、水价成本监审报告表示质疑。
对于水价上涨,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同时,大家还关心供水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是否真实。尽管企业申报的成本被甘肃省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一砍再砍,核减了4856.62万元,兰州水价听证会上还是有代表对供水企业每年5000多万元的折旧费表示质疑。
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上涨,不管理解赞成、还是质疑反对,群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透明账”,而不是满篇“马虎眼”的“天书”,更反感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大忽悠”。
水价上涨源于环境成本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涨”声一片,触发社会对价格波动的敏感神经。
“前几年,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压制了水价调整进程。”作为参与政府水价改革方案设计的专家之一、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现在由于宏观经济的变化,这为调整水价提供了空间。”
傅涛看来,水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成本的增长。他说,污水处理这几年发展很快,全国范围内修建了近两千家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从以前的30%多,提高到目前的50%多,由于水价过低,导致污水处理厂普遍亏损。”
20日,兰州举行水价上调听证会。供水企业兰威水务公司董事长孙晓霞说,扩建基础设施投入巨大,近年来已贷款10亿元,同期收入情况却捉襟见肘,上调水价成当务之急。
不过,傅涛指出,水价并非只涨不降。“如果水源改善了,如果供水企业的设施折旧完成了,合理的绩效体系建成以后,有些不合理的费用就应该降下来。”
而在上海的听证会上,“调价幅度”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上海市发改委决定6月20日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从每立方米1.84元上调至2.30元。
“支出稍大了一点”,家住上海闸北区的退休老人戴小团对每立方米5毛钱的涨价幅度感到压力。
针对水价成本的争论,傅涛表示:“企业的供水成本有一个系列的公式,有专门的监审办法,原因就在于公开性不够,所以国家提出要改进,加强供水成本的监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