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沙段水位“跌跌不休” 枯水将持续至明年2月
25.05米,25.01米,25.0米,24.95米,10月以来,湘江长沙段水位连续4次跌破历史最低。据长沙水文站监测,水位仍将继续回落。
为抬高水位,日前已基本竣工的湘江壅水围堰工程将进一步优化方案。此前预留的190米宽的过水口,将被缩窄到140米。
湘江长沙段水位将继续回落
在前期降水偏少、上游来水量减少和三峡水库蓄水洞庭湖水位降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湘江长沙段水位持续回落,10月以来屡创新低,已4次跌破历史最低。分别为10月6日14时的25.05米,10月23日晚8时的25.01米,10月28日下午2时的25.0米和10月29日晚上8时的24.95米。
据长沙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陈集中介绍,湘江长沙段水位持续降低,与上游来水量减少有关。按照目前的补水方式,湘江流域各工程只能维持湘江下游56天的补水任务。考虑到湘江流域的枯水季节将持续至明年2月上旬,调水方式需要进行调整。从10月27日10时起,上游株洲航电枢纽的日平均下泄发电流量由500立方米/秒左右减少到了470立方米/秒左右。10月28日20时再减少50立方米/秒,日均下泄流量维持在420立方米/秒。
陈集中称,在上游逐步减小下泄流量的情况下,湘江长沙段水位还将继续回落。
围堰预留过水口将缩窄50米
“现在上游来水量减少了,我们正在进一步缩窄围堰的过流断面。”长沙市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庆武说。
湘江长沙段实施的临时性壅水工程,是长沙市枯水期安全取水的控制性工程,于10月26日基本完工,在银盆岭大桥下游220米处已经形成了一条720米长的充沙围堰,并在西侧留有190米宽的过水口。
目前壅水围堰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壅水效果。但由于河道流量减少,要保持水位,需要采取继续缩窄过流断面的办法。“我们计划将190米的过流断面再缩窄50米。”张庆武称,将根据来水量和水位情况等水情发展趋势,对围堰的方案进行调整,如果来水量继续减少,将进一步缩窄过流断面。
三峡已第三次加大下泄量
昨天(10月29日)记者从防汛部门获悉,为应对目前长江中下游枯水危急形势,国家防总紧急采取调度措施,第三次加大三峡水库下泄,从10月27日20时起,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从9000立方米每秒加大到9500立方米每秒以上。受三峡水库持续加大下泄的影响,洞庭湖城陵矶水位上涨明显,昨天14时,水位涨至22.15米,较前日14时又涨了6厘米。不过,洞庭湖的水涨了,湘江干流的水位仍连创新低。
湖南省防指表示,湘江流域短期内可能仍无较大降雨,水资源短缺形势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有向资水、沅水和澧水流域扩展的势头。由于可调的水资源有限,湘江枯水形势十分严峻。湘江中下游流量进一步减小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环保部门要加大减排力度和检测密度,交通部门要严禁装载有害物质的船只航行,尽全力防止发生水污染事件。航运、工矿企业、发电等必须服从于供水安全任务。长沙、湘潭等城市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前做好应对更枯水位的准备,长沙市要加快株树桥水库供水工程进度,进一步优化壅水围堰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围堰的壅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