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中国水利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重庆表示,在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的水利工作,多年来,该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立起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流域综合防洪体系。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此间举行的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研讨会上表示,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各类水库工程4.27万余座,水库总库容近2313亿立方米,发展有效灌溉面积729万公顷,城乡生活及城镇工业供水总量达到968.51亿立方米,农业供水量948.05亿立方米。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全面建成,并进行了175米试验性蓄水,防洪、发电、航运、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正在全面发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为中国形成“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创造了条件。
长江流域内11个省份政府全部批复了水功能区划,明确了水域功能定位和水质目标要求。水利部门提出了国内首个纳污能力核算成果——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基本覆盖了全流域主要江河湖库,省界水质监测站扩展至111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流域水质状况总体稳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管理逐步规范。加强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功实施长治工程,实现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流域水体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2008年长江流域评价的河长中,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河长达到69.1%。
刘宁说,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系已基本建立,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堤防建设累计完成土石方量50.7亿立方米,建设堤防长度7.2万公里,中下游干堤均按标准全面达标,加高加固了主要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区重点堤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
上一篇:山东省集中供水单位将量化分级管理[ 05-31 ]
下一篇:今年供水高峰期北京将再次使用河北水源[ 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