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供水管理>经验交流 > 正文内容

经验交流

浅析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胡腾一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14-06-23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ISO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推行了许多年。获证企业每年都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但随着企业发展,政策的变动,标准的变更,笔者不禁思考,体系如何才能有效运行。

  一、 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

  1、 未能按规章制度执行。企业刚通过认证时,员工对ISO质量管理体系不太了解,都按部就班的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文件要求,围绕着“说到、做到、有效”、“凡事都应留痕迹,填写相关的记录”等核心来做。但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老员工依旧进行同样重复的工作,新员工开始疑惑、麻木,执行时变的灵活起来。特别遇到领导、专家检查时,会出现重结果轻过程,补录一些记录,应付体系的检查的现象。

  2、 规章制度变更不及时。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在把握时机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原认证的范围比例不断在减少。文件中规定的制度、条例不断的根据政策法规和企业内部的变化而改变,相应的职能部门有可能不堪重负。文件更改不及时,会新旧标准并存使用现象,严谨的体系不断被各种因素弱化。

  3、 未能有效作出整改。在内审和管理评审时,对不合格项需进行整改,但是对造成不合格项原因没有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整改和杜绝。通常开出不合格项都是较为简单的事项,作为一个提醒。整改部门及人员只把开出的不合格项整改就完事,非举一反三的分析问题。

  4、 未能有效进行监督。内审员是每个职能部门所挑选出来的骨干员工组成的,但由于工作量大,培训时间不多,造成对企业内部的文件理解不够深入。在体系检查时,多数只能走过场,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二、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人是企业的关键因素,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处罚都是由人来执行的。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人。

  1、 ISO体系文件必须及时、有效的文件,确保先进性和指导性。企业《质量手册》、《工作文件》由职能部门负责制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制定制度较难执行,特别是要长期保持。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有效,不流于形式。

  2、 提升员工整体的素质。建立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通过广泛的培训与教育,使全体员工都明确,有质量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同时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企业长久以来的“人治”,转换为企业“规制”,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实现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综合的质量管理,是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才能真正地使企业建立的管理体系得以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建立严格的内审员制度。企业应着力培养内审员,不只是参加标准考试,而是需掌握标准且有一定深度,同时了解公司的生产工艺过程,并有一定的质量管理技能,能结合公司实际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人员,不仅有能力组织公司内部的体系审核,还能够协助完善公司的持续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只有这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高效地运行,而不是走过场。

  4、 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合理的奖惩制度应是全面的,考虑面尽量大。这样可以调解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性,否则就会造成对企业凝聚力的冲击。做多做少拿钱一样,而且做多错多,还要扣钱,不如不做。合情合理的制度,让人信服的执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以上是笔者个人的浅淡之见,望就可以提高ISO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实现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分享到:
上一篇:对二次供水水质的思考[ 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