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高端人才培训,争创校企合作典范
——佛山水业集团与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第五期高端人才培训班
七月盛夏,技术人员学习的热情如同骄阳似火。7月27日,佛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生、副局长区社俭、佛山水业集团董事长曹国栋、副总经理陈伟明等率队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这当中,来自 “广东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佛山、珠海、深圳、汕头、惠州、江门等10家水司的38名技术人员,将在国内享有盛誉的水处理学术殿堂——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
开班仪式
“大伽”寄言:让校企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
7月27日,简单而隆重的开班仪式在哈工大环境工程学院举行。学院书记袁一星教授致辞。他指出,哈工大环境工程学院和佛山水业(以下简称“哈佛”)培训班开办至今已到第五期,其合作模式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并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以“哈佛”联盟为远点,向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向全国水行业,开辟一条有特色的产学研道路,二是总结“哈佛”培训班的前期经验和成绩,申报项目成果。最后,他预祝各位学员顺利结业,“哈佛”培训的路越走越宽。
作为佛山水业多年的良师益友,李圭白院士也做了发言。他指出,从与佛山水业合作,到后来创办“哈佛”培训班,再到成立“广东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哈工大与广东水行业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李院士指出,高校拥有技术、研究成果,处于知识链的前端,而企业负责生产,处在后端。要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则前端与后端要结合,科研成果应用在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成果的价值。校企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使双方获益。最后,他寄言在场的学员,希望在此次培训中,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水行业骨干、领导能和哈工大老师相互交流,使双方的合作能进一步发展。
佛山市水务局局长李永生在辞时指出,佛山水业与哈工大的合作期源远流长,2010年北江铊污染事件将这个合作推向新的高潮,由此开启了佛山和哈工大的合作的新局面。“哈佛”培训班开班至今已是第五期,培养了一批人才。他指出,此次培训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安排了最好的讲师团队,其中李圭白院士更是水行业治水的泰斗,希望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听讲,多请教、多沟通,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参观座谈
前沿思维和技术互相激荡
27日下午,李永生局长、区社俭副局长、佛山水业董事长曹国栋等一行7人参观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石广济、副主任姚杰向大家介绍了中心内设的供水安全保障技术实验室、膜材料与技术实验室、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实验室、城市污水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实验室等的基本概况。随后参观人员与李圭白院士团队——李圭白院士、任南琪院士、石广济主任、马军副主任等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
据了解,2010年4月,佛山水业联合哈工大,设立了国内水务行业首家院士工作室——李圭白工作室。该工作室以李圭白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起了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工作室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区级的科研项目十多项,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技术成果并得到广泛应用,为供水行业节能减排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本次会谈中,双方就院士工作室下一步的合作模式和课题开展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成立技术联盟的设想。
会谈中,任南琪院士就海绵城市的理念,向参观人员详细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方向、模式、国内案列等。李局长表示深受启发,并诚挚邀请任院士团队到佛山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授课。
此外,28日上午,李局长一行前往哈尔滨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尔滨水司舒强总经理等领导就水源布局规划以及企业发展和改革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并参观了磨盘山水厂。
学术殿堂
名师授课 学员忙享知识盛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哈佛五期”的学员们在简短的开班仪式以后即投入到培训中。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包括李圭白院士、长江学者马军教授等在水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授课内容涉及前沿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水质污染监测与控制技术、污泥处理的策略与技术研究、管网优化及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等,涵盖了水行业从源头到终端的各个关键节点。
李圭白院士在培训班上作了《创新及城市饮用水净化发展》专题报告,向学员们介绍了水处理工艺的历史演变。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虽然在一百多年前发明,但在这一百多年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不断改良、创新,工艺日趋成熟,才使更多的人能喝上洁净的水。李院士指出,膜滤技术是21世纪的净水技术的突破,以超滤为核心的饮用水净化组合工艺将引领21世纪净水技术的发展。
马军教授的授课从城市发达地区水生态环境面临的各种污染风险讲起,指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投加预氧化剂、强化混凝、气浮等方法对常规给水处理工艺进行强化,可有效处理原水的高藻类、高色高有机物及低温低浊等问题,大幅提高常规工艺对水质的适应能力。此外,马军教授在课堂上介绍的经过纳米改性的低阻力、抗污染超滤膜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课后,马军教授还饶有兴致的邀请大家到他的实验室观看正在试验的超滤膜,给大家作了现场讲解。学员们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见证,亲身感受到膜滤这种前沿净水技术的强大魅力。
赵庆良教授在培训班上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的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他指出污水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泥和其它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有效回收,可减少污染物外排,实现资源化利用,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赵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能源回收利用。而田禹教授则介绍了国内外的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并从几种主流技术中选定了MBR+蠕虫床生物捕食组合工艺作为污泥过程减量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污泥减量效果,且大大延长了膜的冲洗周期。
陈忠林教授在05年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事件发生时是应急处理方案的主要制定者。他向学员们回顾了05年松花江污染应急处理的全过程,分析了目前水中存在的典型污染物、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提出常规处理结合高级氧化-吸附-膜滤多级耦合给水深度处理除污染的技术,并在中试中对原水中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吴晨光教授就管道面临的水质、高耗能、漏失等问题,从实现降低管网水力停留时间、减少管网水头损失降低管网漏失几个方面考虑,结合低碳经济,提出了管网升级改造的方法,保证供水管网优化运行。而南军教授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他向大家强调了稳定、抗干扰是自控系统首要考虑的因素。他介绍了包括遥感在内的各种先进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然后他又给大家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自动化控制在水处理厂的应用情况,其中利用絮体形态特征检测及识别技术实现投药智能控制的技术,在课堂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此外,学员们在梁恒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实验室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里面先进的仪器设备、前沿的水处理技术装备所震撼,为实验人员加班加点完成实验任务的专业、敬业精神所感动。此外学员们走出校门,到哈尔滨供水集团下属的磨盘山水厂进行参观学习。磨盘山水厂整洁的环境、全自动化生产的车间、一流的管理水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周的学习很快就过去了,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讲课时字字珠玑,毫无保留的将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而学员们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的听讲,恨不得自己能像海绵一般,将老师讲的都吸到自己脑海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大家都学到了平时难以学到的知识,很多研究成果能应用在生产,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应用好这些成果,发挥好这些成果,也将会不断巩固和更新知识,和授课老师、学员保持沟通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生产实际服务。
佛山水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合作历史久远、渊源很深,特别是2010年以来,双方不断往来,李圭白院士工作室成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签订、五年来五期培训班顺利举行等合作,一次又一次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2013年4月,“哈佛三期”开班之际,来自珠三角水处理行业和国内知名高校在内的16家联盟单位还举行了“广东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约仪式,标志着“哈佛”培训班有了新的飞跃,由原来点对点的企校培训,变成了企校共同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佛山水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打造这一交流平台,着力高端人才培训,促进水技术研发的交流与合作,争创校企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