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观点评论 > 正文内容

观点评论

松花江污染的新启示

作者:李建军 来源:中国水网 发布时间:2006-05-16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本文原题为:国家应建立饮用水安全和流域保护应急事件处理专家组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松花江水系遭受有机物苯和硝基苯污染,吉林省松原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故相继停水。这个事件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和总结的问题,跨行业、多学科的专家系统的建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1、存在的问题    
  本次哈尔滨停水事件尽管得到了快速的解决,但是其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总结。

    (1)事故反应不敏感,拖延时间长

  2005年11月13日发生爆炸事故,哈尔滨市18号、19号才了解到有可能有污染发生,并采取行动进行调查。中央有关部委是21号夜得到的正式汇报,国务院办公厅22号上午开会讨论此事。23号,各部门开始组建专家组,讨论并相继赶到哈尔滨处理停水事件。

  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没有作出提前判断同没有建立起一支责任明确的跨学科的应急专家组有很大的关系。

    (2)方案决策不够坚决和迅速

  在处理恢复供水的方案时,不仅有哈尔滨供排水集团的专家,还有建设部的专家等,这些专家之间意见和看法存在分歧,没有一个带有权威性的、并受命带有最高决策权的专家组,使得决策不够坚决、动作不够迅速。

  (3)部门之间缺乏应急协调机制

  处理和参与供水恢复问题处理的部门有建设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等不同的部门,常常因为相互之间的制约和责任不明确,使事情客观复杂化或人为复杂化。

  (4)专家组成不够成熟和精练

  在处理供水恢复问题中,供水的专家不足、很多都是污水处理领域的专家,尤其缺乏具有实际操作和专业经验的供水专家。另外,缺乏跨行业的专家,如本次事件中缺乏化工领域的专家,缺乏供气领域、流域污染控制的专家。

  (5)媒体发布信息不准确

  本次事件,媒体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信息并发布,但是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发布源不够权威,使公众得到了不够准确的数据。比如,河流污染情况的发布等。

  (6)缺乏技术和行政双重身份的专家

  技术专家的方案如果能够很快的得到重视和执行的话,那么事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在本次的事件中,有建设部城建司的副司长张悦,张司长是教授级高工,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了双重的身份和作用。但是,像这样的专家还是不多。    
  
2、专家组的作用和功能    
  专家小组的建立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

  (1)建立重大事件的预警机制

  制定水质事故和水处理系统事故预案,根据各个流域、饮用水源地工厂的种类和分布、农业布局、人口布局、城市等相关情况,作出脆弱性评价。

  (2)建立应急事故处理措施

  专家们根据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编制有关技术导则或手册;

  建立水源地、流域的水质预警系统;
  制定和实施应急人员的培训和保障;
  制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机制;
  制定应急事件处理的行政和技术决策机制;
  制定媒体信息发布机制。

  (3)事故影响的评估

  事故发生后,专家组要对事故对发生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作出综合性分析和评价。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跨行业、多学科饮用水安全和流域保护应急事件处理专家组。在发生和处理突发事故时,行动更加迅速、方案更加合理,把风险或损失降到最低。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