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水务人才>供水人风采 > 正文内容

供水人风采

二十五年的责任与坚守

——记惠州水司桥东水厂生产车间副主任于忠东

作者:胡华芸、曾绍敏、王文毅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1-09-08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走进惠州水司桥东水厂生产车间,最先听到的是生产机组规律而枯燥的轰鸣声。时值盛夏,超过35度的高温让设备间内变得异常闷热,生产车间副主任于忠东正穿梭在隆隆作响的机械中,忙着对各种设备进行“体检”,汗水湿透了他淡蓝工作服的后背。“今天的气温特别高,我担心高温会对机组运行造成影响,再加上现在是供水高峰期,更需要我们关注机组的运行情况,所以今天就多检查了几次。”这位年过五旬的车间副主任话不多,只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我们介绍说。对于水厂生产车间的员工而言,“高温”不仅仅是个数字,更是一种“烤”验。


  于忠东,广东省河源人,中共党员,1996年入职惠州水司,先后在桥东水厂和江北水厂工作,现任桥东水厂生产车间副主任。二十五年来,他始终深扎供水生产第一线——水厂。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车间内外巡检,无论冬寒夏暑,来回穿梭在各种设备机组之间,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加强和规范设备的运行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车间“老中医”,“望闻问切”保生产

  桥东水厂,是惠州供水主力水厂之一,承担着惠城区的供水重任。扎根水厂多年,于忠东深知“安全优质供水,用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也自觉担负起了守护水厂安全生产的责任。每天,同事们都能看见他穿梭于泵房机组、高低压配电设备、出厂水生物池之间忙碌的身影,几乎从不缺席。对水厂所有生产设备操作规程,以及机械运行情况,他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因为敬业,他被同事们称为“粘在车间里的主任”,因为他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也被他们戏称为水厂的“老中医” 。


  “我们的‘老中医’经验特别丰富!有一次,我们一起巡检高低压配电柜,他只是听了一下机械运行的声音,就立即判断出来某个设备的运行不正常,并马上通知了维修班的同事过来检查,果然发现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他的及时发现,当天很快就把设备修复好了,没有给水厂的生产造成影响。”生产车间的同事回忆说。于忠东对各类仪器设备都特别熟悉,“问诊”技术一流,他只需要给仪器设备“把把脉”“听听诊”,就能凭经验迅速判断出该设备是否“生病了”,运行状态是否正常。面对同事的誉赞,于忠东却只是淡淡地说:“这不过是经验的积累,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看、多学、多观察,就能让这些设备成为我们熟悉的‘老朋友’” 。

扎根一线,学无止境再求精

  “老中医”于忠东丰富的经验来之并不易。1996年,他成为了一名供水生产车间工人。“对当时的我来说,水厂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职业‘起点’,一切都是空白,都要从头开始学习。”于忠东回忆说。入职以后,他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生产设备、机组仪表,都是此前所未见的。然而,陌生的工作内容并没有让他退缩,他调整好了心态,迎难而上。


  在工作中,向同事们请教学习,认真聆听老师傅的教导成了于忠东的“必修课”。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除了积极向前辈们学习设备操作方法外,还善于总结和归纳。多年来,他的工作笔记积累了厚厚的六大本,每一本里都详细记载着各种专业机械知识。他深知,水厂的机组设备维护马虎不得,哪怕是拧紧松动的一颗螺丝、解决一丝丝的渗油,都有可能避免一场事故。他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配合水厂维修人员,积极参与到各类机组的维修工作中去,深入学习机组的操作方法、内部结构和维修处理方法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水厂技术的升级改造,车间设备的升级也是一代接着一代,操作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他凭着一本随身携带的字典,勤学苦练,看到仪器设备上不懂的词,就去查、去钻研,不断更新他脑中的“资料库”,直到把所有的仪器设备操作方法都熟记于心。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系统、掌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等新兴办公方式的普及,于忠东也会像80、90后的年轻人一样,对各种APP办公系统的操作了然于心,此外,他还协助其他年纪较大的同事,学习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办公,耐心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模式。


  二十五载光阴历练,曾经的“新人”,已接过了当年老师傅交来的接力棒,担起了“帮传代”的重任。作为生产车间副主任,他总是亲力亲为,耐心带领新同事熟悉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把自己多年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并教导他们在工作中做到多听、多看、多观察,更好地做好工作。

廿五载坚守,甘于奉献重责任

  于忠东出生于军人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心,这让他渐渐成长为水厂生产车间的骨干力量,也引导着他与同事们共同进步。于忠东回忆说,90年代末期的水厂,自动化程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很多工作还必须靠人力完成。根据生产需要,水厂原水的上水量需要通过人工调整阀门控制,考虑到当时车间里的其他同事年龄都比较大,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跳下数米深的阀井去调整上水阀门。如果遇到水池堵塞等问题,即使是凌晨三点,他也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担起清洗水池的重任。有时,厂里遇到重大的维修任务,无论是节假日或是凌晨子夜,他都第一时间赶回水厂,积极配合抢修工作。


  工作之外,他是父母身边的好儿子。2004年开始,他的父亲因为大面积脑梗塞造成偏瘫及癫痫。十几年来,父亲先后住院22次,于忠东就得公司、医院、家里“三头跑”,上要照顾住院父亲,下要照看年幼的孩子;作为生产车间中坚力量的他,还要坚持完成车间的工作。二十五年来,他就这样默默坚守在供水生产第一线,守护着水厂的安全生产运行。


  “在水厂工作这么多年,我深有感触:其实也不需要多么闪耀的平台,就算是像我们这样最普通的供水一线职工,只要做到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同样能够体现我们的个人价值。”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于忠东感慨道,自己只是众多坚守水厂生产一线员工里的一员,在惠州供水各水厂,有太多像他一样的人,正为流入千家万户的汩汩清泉默默奉献着自己平凡的力量。


  每当来了新同事,于忠东总是这么向年轻人传递自己的信念:“无论老员工、新员工,对待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水厂员工肩负的是惠州市民的饮水安全责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索引号:A-13857 作者:胡华芸、曾绍敏、王文毅 作者单位: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林桂全(主任<代>) 复核:潘景盛(秘书长) 发布:陈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