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文化副刊 > 正文内容

文化副刊

秋月萦怀

作者:黎淑宜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11-09-08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从古至今,月光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内涵和深意。沐浴清辉,满目秋爽。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登高放目,秋思万丈。秋山如洗,缘于苍穹的辽阔无邪;秋水如镜,缘于池塘的浓如墨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一轮美仑美奂的秋月,勾起古往今来多少人无限思绪。

  苏轼有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百年来,无论圆缺,月亮总是默默的陪着世人或悲,或喜,或离,或合,或春风得意,或流离颠沛……世上俗人总摆脱不了爱欲嗔痴,惟有月光,用它那淡淡的银色,抚慰着众生百态,千年不变……

  秋雨绵绵,淋湿了游子驿动的心,为这个日子牵起柔肠。秋风猎猎,撑满了羁旅行役的帆,为这个日子远途归航。天底下有多少独守深闱的婆挲泪眼,红颜褪首化作望夫石;天底下有多少等待担忧的慈祥母亲,青丝熬白盼儿归;天底下有多少凄美动人的故事,古今同为思念展开;天底下有多少哀怨折人的曲调,古今同为离别倾诉。无论阳关三叠杨柳怨,无论雨打芭蕉二泉吟,都是清月下一缕思乡的魂。
  皓月当空,亿往事,世间利禄功名,随之远去,只有天籁与心声,在寂静的夜晚去品味人生真谛。海阔天空,尽情回忆诸多往事,酸甜苦辣齐上心头,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笑得开怀,哭得痛彻,阴晴之 际,圆缺之间,蕴含着多少千古哲理啊。
月总是在人们心绪极静的时候才会与你对话,无论这静源于对生命的感恩、还是源于对生命的无奈;源于对人间美好的眷恋、还是源于对人间不公的怨恨;源于爱、还是源于恨……。月也许无法告诉你结果,但她却与你的心无声地交流,她让你懂得哲人的睿智,她让你拥有诗人的浪漫,她让你体验伟人胸怀;在你孤立无助时给你一份慰籍一份希冀,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一丝微笑一丝鼓励,她让你从心底深处升起一抹恬淡和温馨,让你有力量去承受生命之轻之重,让你有能力去担起人生之潮起潮落。

  仰望明月,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墨客留下多少触景生情的诗句。远在异乡的游子,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掬捧一把思乡的泪水;两地相隔的朋友和恋侣,念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思念的悠悠深情抛洒;忧国忧民的人文雅士,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会将满腔热血,寄予在青天明月之上。 

  四周红花绿柳,馨香阵阵,流光溢彩,夜月销魂,你一定会赞叹:好一幅绿水春花秋月图,这是完整无缺的美!在这画图中,不正是现实美好生活的写照吗?所以说,圆月点燃了人们心中追求完美的火花,她赋予人的是一种成熟美、完整美。人只有不断追求完美才能认识自己惊人的潜力和价值,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达到完美无缺,这样,生活就不会有太多的不足和遗憾。

  让我们一起举杯邀明月,一起放飞心中美丽的祝福,一起聆听月光下的思念。在月亮的清辉里,所有的情绪都会流动成一种声音,一种充满深情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享到:
上一篇:“七一”颂歌[ 07-01 ]
下一篇:那些关于月亮的传说[ 09-21 ]